藍圖雖好,可是要走心哦
職場折騰幾年,沒有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也不典型,感悟倒是一大堆。
領導好像都一樣,無論在哪個公司,領導都喜歡給自己和員工繪制一個美好的藍圖。他自己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努力讓員工相信。
正常的溝通套路也都一樣,先談自己的實力和取得的成就,再談行業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最后談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公司的目標。前兩項,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發揮,虛實結合,以情動人。
重點在與公司的目標,基本是近期、遠期目標相結合。一年內行業領先,二年內盈利上億,三年內新三板上市,哪怕剛成立的公司,也說得跟真的似的。然后落實成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情懷,希望員工和自己一樣努力,把公司當成家,把工作當成事業。總而言之一句話,跟我混,有前途和錢途。
然后員工在領導的教育下,開始“積極”的工作,似乎這種思想談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想法雖好,做起來有點難啊
每次聽到這些深刻的思想教育,都想起來朋友關于婚姻的一段感悟。朋友說,剛結婚時候,我老公經常跟我說,你對我媽好點,我媽生我養我20多年,特別不容易。朋友說,剛開始她答應著和做著,但是她老公對她的做法不太滿意。
朋友說,這樣我也很為難啊,首先,你媽生你養你那么多年,對你付出那么多,你對她好確實是應該的,但是你不能這樣要求我。你倆20多年的感情,我倆剛認識沒多長時間,彼此很陌生。雖然我也知道應該像對自己媽一樣,但真正做的時候,真的做不到。尊重是應該的,但實質上沒那么深的感情,感情是慢慢建立的。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身上都真切的發生過,對于一個剛認識的人,即使被道德綁架,按三綱五常表演出來的孝順,應該也很尷尬吧。
內化:需要一個過程
其實公司和家差不多,很多人特別喜歡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并且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教育、引導,希望通過這些辦法培養員工的忠誠度,讓員工甩開膀子使勁干。
但是有沒有想過,這種語言給予的力量能持續多久?一方面員工在公司的時間比較短,本身沒有形成深厚的感情,如果說,不是迫于生計的壓力,還能按時按點的去上班的,到底能有幾人?另一方面,這種言語的教育,大多虛虛實實,新人不了解,有自己的判斷,一般本著看看的心理,而老員工對于公司到底有幾斤幾兩,可能比領導還清楚。最后,那夢想不管真假,都只是領導的,即使領導愿意分享,員工也未必接受。
無疑,所有的老板和領導都希望員工對公司忠誠,但是忠誠是相互的。公司拿出誠意,領導拿出誠意,員工才愿意死心塌地。
領導拿出的誠意,顯然應該是,領導的個人魅力,這種魅力體現在個人能力和個人品格上,像岳飛的岳家軍,能夠愿意舍身赴死,無疑都是受到岳飛愛國精神和與金國戰爭中展現出來的能力所折服。
公司的誠意當然,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涵蓋的內容很多,我實在不專業,但是做個員工我的體驗。如果,一個公司的制度是早上遲到2分鐘,罰款100元,那我怎么能相信領導的給我的美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