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法的誕生推動了西方藝術發展

2017-07-28宅里夫人

讓藝術伴隨一生,成為你今后人生的伴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嚴伯鈞《西方藝術史》

我們不論從影視資料中還是圖書影展中,看到古代埃及藝術裝飾品、繪畫里面表現的人物,就象被程式化一樣,都是呆板的、平面化的。圖一是一幅古埃及壁畫,有兩個明顯的現象,一是大多數表現的都是側面形象;二是從局部看手和腳,形狀結構方面沒有問題,一但與人物整體聯系到一起時,總感覺有點不自然。以前,為看畫而看畫,只是簡單地看成一種藝術表現,看過就過去了。通過跟嚴伯鈞老師學習《西方藝術史》,對這一現象才有了一些了解。


(圖一)古埃及壁畫

嚴老師在課程里舉了一個例子。畫一幅手部素描,當我們把自己的手平攤來看,可以比較容易地描繪出形狀、長短。如果把手指彎曲,指尖對著自己時,明顯感覺手變短了,并且很難描述它的形狀和長度。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人手并不總是平攤著的。用這種視覺上變化作為表現手法,在繪畫上稱為縮短法,從古希臘時期開始盛行起來。

例如,下面這個古希臘陶罐:


(圖二)古希臘陶罐

陶罐底部正面畫出男性的腳就明顯縮短了,如果不從整體上觀察,就很難辯出五個腳趾,但這個表現是真實的,是符合正常視覺感受的。

現在看似簡單的縮短法理念,在當時卻是一個巨大轉變。古代埃及是法老統治社會,我們現在看到的藝術品,都是當時給法老的祭祀用品,是圣物,人物形象必須保持端莊和完整性。古希臘人敢于突破原有理念的禁錮,用不同角度觀察、描繪同一事物的不同景象,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創作,開始由靜到動,由平面走向立體,給繪畫重新賦予藝術上的生命,讓雕塑藝術成為真正藝術。從那一刻起,古希臘的藝術在這個突破下有了巨大的騰飛,產生了至今仍被推崇為藝術經典的《大衛》、《擲鐵餅者》,塑造出了理想愛神《阿芙洛狄忒》--也就是后來為人們所熟悉的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

(圖三)米開朗基羅《大衛》

(圖四)米隆《擲鐵餅者》


(圖五)普拉克西特利斯《阿芙洛狄忒》

古希臘時期產生的縮短法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創舉。產生的準確年代是什么時間,其過程是被他人贊許還是嘲笑,是否曾演繹過用生命的抗爭來換取藝術表現的遭遇事件,現在已無從考證。我們知道的是,它的意義在于人類第一次用寫實的方法進行藝術創作。這種理念的產生,影響了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整個歐洲的藝術發展進程。

表現方法的創新給藝術賦予了新的生命。每一個領域的技術創新,一定是由意識上、思想上的轉變做推動。創新賦予生命,創新驅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r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 藝術起源于實用物品 如果我們所說的藝術是指建廟筑屋、繪畫雕塑或編織圖案這類工作,全...
    hanalt閱讀 3,082評論 0 9
  • 為什么昨天還說著甜言蜜語的戀人, 今天就能一言不合鬧分手? 不過這不足以致命, 沒有哪段關系可以僥幸逃過矛盾和分歧...
    一葉子閱讀 227評論 0 1
  • 我是日記星球212號星寶寶萬兒,我在參加日記星球21天蛻變之旅,這是我在日記星球寫的第180篇原創日記。 最近一段...
    萬兒閱讀 208評論 0 1
  • 人們常說,濃縮的就是精華。從小米蕉看,的確如此。小米蕉果小,皮薄,熟后外觀呈金黃色,惹人喜愛。果肉橙黃,清...
    黃源水閱讀 1,459評論 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