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細密的雨絲悄然而至,秋雨如煙如霧,仿佛在天地間織起一張灰蒙蒙的幔帳,無聲地飄灑在那空地上的瓦礫堆里、枯枝敗葉上,淋濕了房,淋濕了樹,濡濕了衣衫,浸潤了大地。
老一輩的人總說:立冬一陣雨,年關雨綿綿。
聽不到雷聲陣陣,在沉眠昏睡的檔兒,一場秋雨便悄然而至,直到天微微亮的時候,它帶來的寒氣驚擾了你,不禁的裹緊了被單,驟然的降溫,讓起床的人兒愈發慵懶。
裹著被子,側臥床榻,聽著外屋水壺燒著水,咕嚕咕嚕的聲響。如大夢初醒,思緒似水壺上的蒸汽,裊裊繞繞,亂紛紛一團。無端的添了幾分憂愁。
秋雨綿綿,一場秋雨一場夢,曾回想,牙牙學語,只記得語文老師一遍又一遍的教我們朗讀著:“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往南飛......”。曾回想,年少不知愁,只記得在秋雨淅瀝時的懶床,晚上躲進被窩,管它窗外是寒風呼嘯還是綿綿細雨,只管一個覺睡到天亮。
曾回想,聚散離合,只記得在秋雨中,車站前,隔著車窗相望的人兒,有你也有我。
所謂流年,無非看著時間如絲雨,細柔綿長不絕,可以親身感受時間流放,卻又不可阻擋飄風細雨。悄悄的來了,又悄悄的走了。歲月悠長,人生總是匆匆忙忙,十字路口,每個人都會彷徨,怕迷失了方向,怕醒來是夢一場。
佇立窗前,窗外的秋雨若有若無的飄著,時而懸在空中隨風打轉,時而落在樹上半葉搖曳,時而滑過指尖一去不返。此刻我亟不可待,想要沖出房間,漫步在這場秋雨中,再去看看秋雨中的街道樹,看著有些泛黃的葉子,有幾多隨風飄零。
曾經幻想著這些寧靜淡泊: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觀天邊云卷云舒;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享田園靜悠隨意;能“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笑談生活百味雜陳;能“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沐浴世間清凈美景;這些向往的寧靜似乎在這一刻盡收眼底,身臨入境。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漸,白鷺驚復下。
秋雨,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篇章,落于筆下,秋雨的心情意境總是繾綣地滴落在心里。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是王摩詰的秋高氣爽,灑脫曠達。“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是杜少陵的悲秋蕭瑟,傷物感懷。“憑軒望秋雨,涼入暑衣清”是溫庭筠的秋思愁情,思家憂國。
詩人眼里筆下的秋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一場秋雨把文人墨客的筆墨點綴在蒼茫茫的虛空。
推門而出,地上已滿是層層堆積的葉子,濕漉漉的沾著水氣,發黃的葉子,顯得更加清透艷麗,這秋葉,秋雨,秋風,繪出了秋天的畫。
漫步在如畫的秋里,悠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