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條時間,也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種狀態。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會經常碰到類似的問題,比如做月報,本來打算1個小時內分析完的,可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一些外界的干擾所影響到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才完成。
其實這種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因為自己對時間的長度沒有概念,并且沒有其他事情的安排,就覺得時間長著呢,然后就各種磨蹭,最后就會超出原計劃的進度條。
那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學習力》一書中給到了三個建議,雖然是以寫作為例的,但變通一下也可以用到其他地方:
?為你的寫作準備BCDE計劃。
當一個觀點寫不出時,立刻用另外一個觀點頂上,而不是悶頭死磕。拿我工作中的做報表事件來說,往往影響報表進度的是逐一問題的分析,不要因為一個問題分析不出來就只拖這一項,這個時候只需要跳躍過去先分析其他的,這個問題最后再來解決。
?給自己每天的寫作設立底線時間。
就像為一件計劃設立完成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建議比要求的計劃提前一段,這樣會避免在執行過程中因為其他事情的影響導致的最后的超時。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完美做拖延的借口,一件事情不能按原計劃的時間完成,自己再安慰自己我是為了追求完美。其實這更多的是自我欺騙。
伙伴們,你還有沒有更好的時間管理的建議和方法,歡迎留言給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