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讀書:成甲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今日繼續精讀成甲老師的這本個人知識管理的經典之作。
個人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的管理,知識管理首先得有知識的“輸入”,而輸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學習。
前面通過對安德烈·焦爾當博士的《學習的本質》一書的解讀,我們知道學習學習不僅是你掌握的已有知識,還要你能夠解釋知道如何理解知識、如何記憶知識、如何構建知識,以及如何用所學的知識去做事情。通過這些解釋找到那些促進或者抑制我們學習的東西,然后去加強和預防。
學習實質上就是對知識進行解構和重建的過程。
在這里成甲老師提出了他的見解:
學習本質上是一個改變我們假設的過程,因為我們的所有決策都是在即的假設下做出的。
我們所有的觀點、結論,本質上都是一個假設。觀點和結論的好壞,取決于我們的假設與事實相符的程度。
而學習,就是不斷調整我們的假設,讓我們在正確的假設下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
成甲老師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習的本質,更加形象直白,但是安德烈·焦爾當博士的解釋更有指導意義。
但不論如何,提升我們的學習能力,才是我們更關心的。
這里成甲老師給出了他最常用的三個辦法。
1、反思。
反思是我們提升知識掌握的層次的一個重要手段,反思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其實我們很多人是不具備這項技能的,而這項技能需要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訓練和使用,才能發揮它強大的功效。
這里強調一點:反思不是總結,總結是對結果的好壞進行分析;而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
這里的反思跟復盤是差不多的意思。
反思為什么在學習中重要,因為反思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至少有3個方面的作用:發現知識的誤區;促進已有知識產新知識;檢查學習的新知識是否用了起來。
訓練反思大概有3種方法:從小事反思,深入突破;把生活案例化處理;培養記反思日記的習慣。
2、以教為學。
以教為學就是把自己所學教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你對知識的一次回爐、重新學習的過程,這中間,你如果有不清楚或考慮不到的地方可以再重新去學習,這對學習是一個促進的過程。
以教為學有個更專業的名稱——費曼學習法。
3、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并不是“一萬小時理論”,因為并不是經過一萬小時的學習和訓練我們就能成為專家,而是要刻意練習。刻意練習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心理表征,指我們的大腦在思考問題時對應的心理結構。
關于刻意練習有一本同名書籍做了詳細解釋,篇幅所限就不展開了。
這三個方法是提升我們學習能力最常見也是最實用的三個方法。如果有機會我會在后面詳細解讀這三個方法。這三個方法都有非常扎實的理論模型,反思就是復盤的思維模型,以教為學就是費曼學習法思維模型,刻意練習就是刻意練習思維模型。
將這三個方法結合使用,不能能夠提升我們的學習能力,還能提升我們的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