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早搏驗案



一位十幾歲女孩,因心慌被診斷為頻發(fā)室性早搏、偶發(fā)房性早搏。自述爬5層樓梯就會心跳加快,偶爾胸悶、心慌(一天1-2次,一般在下午或晚上),坐久站起頭暈、雙眼發(fā)黑,一兩秒后自動消失。難入睡,易驚醒,舌尖略紅 ,苔小黃。脈滑弦略澀,左滑略澀。

診為:心血不足,兼有心火偏旺。一方用天王補心丹原方,二方用小柴胡湯、半夏秫米湯、甘麥大棗湯合方。

一方:黨參10,茯苓20,玄參10,丹參10,桔梗10,遠志10,當歸10,五味子20,麥冬20,柏子仁20,酸棗仁20炒搗,生地60,水煎服,日一劑。(單位:克,下同)

二方:柴胡15,黃芩10,姜半夏30,黨參30,生姜三片,大棗30切,炙甘草20,高粱米50,小麥60克,水煎服,日一劑。

上二方可交替服用,一天換一個藥方。若感覺良好,仍可再各服幾付。

今日得知,藥后有效,心慌消失。

分析:早搏往往源于心氣不足。我常用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張志遠教授的驗方:生黃芪150,生地黃120,桂枝12,炙甘草12,甘松15,療效滿意。

此例因脈澀,屬于心血不足,兼有心火偏旺,張老的藥方不完全合適,反而是天王補心丹正對其證。

治心臟病,我常用小柴胡湯加減。小柴胡湯所治療的少陽病分野,不但在胸脅部,也包括前胸心臟部位。我臨床觀察,心臟病癥只要脈弦,就可考慮用小柴胡湯加減,療效滿意。

易驚,往往可用柴胡加龍牡湯。此處用甘麥大棗湯養(yǎng)心,不但能治心主血脈的不適,也能治心主神志的不適。

半夏秫米湯是安眠的經(jīng)典方,我治療各種失眠,往往以此方為基礎方。臨床觀察,此方療效甚高。關于此方中的秫米,若濕熱偏重,我常代以薏苡仁30克;若胃弱,常代以糯黃米,兼能養(yǎng)胃和中;若舌紅或舌尖紅,則取紅色的高粱米代之,取其入心養(yǎng)血之意。

二方交替服用,取其藥味變化,兼可顧及標本,既調心治本,又緩解癥狀,還能改善體質。

二方兼用,能收取卓效,說明辨證思路準確,方證相應。


本人轉載自董洪濤醫(yī)生之"選擇中醫(yī)"公眾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