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

今天又讀了一次張德芬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這一節讓我很有感觸。

書里面說天底下只有三種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的事。

生活當中會出現一種情況,我們總習慣用自以為對的想法和做法來左右我們親近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忽略了你是你,他是他的劃分。想當然的以為我們是一家人,我是完全為了你好才這會這樣。

平凡的世界里面,少平在給少安的信中寫道:我們首先是朋友,再是兄弟。多么深刻的領悟。我們應該知道,他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家人兄弟。

想到跟弟弟的關系,每次都是爭論,我覺得他不理解我對他的好,他認為我們不懂他。

拿去年弟弟結婚的事說,他看中了女方,但是做為家人的我們,看到女孩的整個家庭環境,擔心以后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很可能會牽連到姐姐和我(心里這樣想)。

兄妹之間,也要捫心自問:你真正的出發點是什么?是為了對方的人生,還是更多的是為了自己?

對于最親近的人,更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是為了自己,而且還自以為有權利管對方,認為我們可以介入他人的領域、促使別人改變,這種做法不但白費力氣,而且還會造成兩人關系的緊張。

婚后,弟妹他們兩人總是吵架,每次我都很為難,不知道如何勸說為好?有一次我跟弟弟說,你們吵架讓我也好累,他問我又不需要你做什么事,有啥累的!我回答他,我操心啊,心累。他就不說話了。我怕哪一天吵著吵著,真離婚了(這話是自己心里想的)。擔心萬一出現這種情況,爸媽又要操心,又要花錢,弟弟結個婚可是太折騰一大家人的事情了。

《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們“你可以把你知道的,你認為對的、正確的東西和他們分享,但是背后不要設定一個預期的結果(比如說:你一定要聽我的,要不然……)。這樣的話,對方比較能夠接受。兄妹之間、夫妻之間、親子之間都是這樣”。

做到上面所說雖然很難,可是我們反過來想想,換做是別人一天到晚介入我們的領域,管我們的事,我們會感到舒服愉快嗎?

人只有在不斷的反省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

對于別人的事情,我們自己只要努力,盡心的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讓別人看到效果,然后他可能會愿意聽聽看你這么做的理由,同時,他也許會試著做一些你在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強加這些觀念在他身上,他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反抗。

記住,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為我們的親人擔心,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加害行為!”

再比如親子關系,“比方說一個母親,她的孩子要和朋友去郊游,孩子決定要去的時候,母親擔心年輕人出遠門會發生危險而試圖阻止,但是孩子大了,阻止不了,所以他出門的時候,母親就拼命的跟他說要注意這個、注意那個……在后面一直嘮叨……”

母親這樣做,孩子的心里會感到有很大壓力的。

而且母親之所以這樣做,是由于她無法承擔一絲絲可能會失去孩子的危險,于是把自己的恐懼轉移到孩子的身上。

但是,萬一孩子真的出事了,母親難道不會覺得自己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警告而愧疚嗎?

母親當然會,但是“一個人的命活多長,是老天的事,一個母親再怎么努力去保護孩子都是無法與天命抗衡的。”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想,是呀,誰敢跟老天抗爭?

那可不一定喔,你曾經有因為飛機晚點誤了事情,而在機場咬牙切齒的時刻嗎?

肯定有。

我們要知道,跟老天爭辯、抗衡是沒有意義的。

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分清老天的事,你的事,他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少操心。

要時刻記得,對于親近的人,無論你多么愛他,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