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飛
01
你不發(fā)脾氣,你凡事都喜歡忍耐,你把自己歸結為脾氣好,性格溫順的一派。
雖然你不發(fā)脾氣,但是遇到不順心的事,遇到被人欺負的時候,你仍然會生氣,只是你不當面說,不當時表現(xiàn)出來,你可能要別在心里很久才能將怒氣消化掉,甚至事情過去很久,每每回憶此事,還是會胸口堵悶。
你不發(fā)脾氣,就證明你真的是好脾氣嗎?
我覺得,不盡然。
你不發(fā)脾氣,也許是因為你慫。
02
閨蜜W是川妹子,喜歡吃辣,生性火辣,說話直接。婚后與公婆一同生活,與公婆生活也不會藏著掖著,而是將自己原本的模樣都直接的展現(xiàn)出來。對于生活習慣不同,對于帶孩子的方式不同,都會直接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刻意忍讓,也不怕直接說出來會引起婆媳矛盾激化。
她說我就是這個樣子,必須暴露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樣一起相處的人才會清楚地知道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我也不刻意裝好脾氣委曲求全,生氣了那么就表現(xiàn)出來生氣的樣子,生氣了控制不住說話就難聽。否則,你始終不表現(xiàn)出你的觀點,不表明你生氣了,你是的有脾氣,對方會錯誤的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以他們?yōu)橹行脑谶\轉一般。
所以該生氣就生氣,想說話難聽就說話難聽,不委屈自己才是真理。
閨蜜分享她的經(jīng)歷后,我其實是佩服她敢說敢直接表現(xiàn)的勇氣的。我發(fā)現(xiàn)我比她似乎差得很遠,我生氣一般并不表現(xiàn)出來。
現(xiàn)在想想,我生氣不表現(xiàn)出來似乎不是因為我脾氣好,我生氣時內心也是十分焦躁的,只是我好像沒有直接表現(xiàn)出來的勇氣,我怕表現(xiàn)出來會引起正面沖突,而我好像很怕與人有正面沖突的存在。
03
上周末旅行出發(fā)前,回到家收拾行囊,婆婆一再叮囑我要帶上她早上買的面包給孫子路上吃。我并不想帶,一是早上買的面包我確實也不想給兒子在下午繼續(xù)吃,二是同事中午在辦公室蒸了很好吃的紅薯,我?guī)Я藘蓚€本就打算給兒子路上吃的。所以,婆婆叮囑第一次時我便與她講:我?guī)Я说毓辖o兒子路上吃。不清楚她是沒有聽到還是怎么樣,在臨走前,當著李童鞋的面,婆婆又強調讓我?guī)厦姘o孫子在路上吃,因一周都處于身體極其疲勞的狀態(tài),心情受身體影響多少有些煩躁,婆婆一再強調,我確實有點不耐煩了。于是,當著李童鞋的面回答婆婆:我同事中午蒸了地瓜,我?guī)Я藘蓚€地瓜給孩子。聲音稍微大了一點點,語速刻意放慢,為了讓婆婆聽得更清楚,當然也有一點點不耐煩的情緒,但我并不覺得有表現(xiàn)過分的地方。
剛出小區(qū)的門,李童鞋就因為我剛剛表現(xiàn)出的那一絲不耐煩開始說我對他媽媽不尊重,態(tài)度不好,并且強調說話有情緒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xiàn)。我被忽然之間來的批評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覺得自己并沒有對婆婆怎樣,但卻遭到她兒子極大的不滿。所以一路非常委屈,整個旅程因為這樣的一個開頭再美的風景也變得不美麗了。
試回想婆婆來一起生活我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我覺得只能用一個字來評價,那就是“慫”。
對于婆婆在家里搶孩子、家里的擺設都要按她的方式、做飯做菜不夠吃不合胃口,我從來不會當面說一句,原因是我覺得只要忍了就會避免矛盾沖突,因為我害怕正面沖突。所以,對于我的不滿我從來不說,更不要說發(fā)脾氣,即便生氣也從來不會表現(xiàn)出來。對于婆婆說話表現(xiàn)出不耐煩一共也就2次,2次都當著李童鞋的面,兩次都被他批評。
以前我覺得是我脾氣足夠好,才能夠忍讓不說,現(xiàn)在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之所以不說,不是因為我脾氣真的好,不過因為我慫罷了。
04
所以,一味的忍讓真的就是好事嗎?其實不見得,總是沒有脾氣,第一別人會認為你好欺負,第二在一直沒脾氣的情況下,忽然之間表現(xiàn)出一絲的不耐煩,那么別人都會覺得你犯了大錯了,你不禮貌,你不成熟。
所以,該發(fā)脾氣就發(fā)脾氣,生氣了就不要總是別在心里面,只讓自己難受,在生氣的時候要適當表現(xiàn)和發(fā)泄出來,不要過多地委屈自己。因為即便你委屈自己,別人也未見得知道,即便知道也不會覺得你好,所以何必呢?
一般而言,內向性格者多半表現(xiàn)出性格溫順,沒有脾氣,而內向性格者多半自信不足,不發(fā)脾氣不是真的不生氣,而是即便生氣也忍著避免正面沖突。內向性格者多半害怕當面吵架和正面沖突帶來的后果,怕吵架和沖突后無法面對對方,怕樹敵后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更主要的是,內向性格者口才很多不佳,吵架也是吵不過人家的。
所以很多時候,不發(fā)脾氣,不是因為真的脾氣夠好,而是因為人慫。
05
那么到底該怎么做?
1、遇到觀點不同時,在自己有充分根據(jù)的情況下,該直接表達就直接表達,不要怕表達個不同觀點也會引發(fā)沖突;
2、在自己很生氣的時候,該表現(xiàn)出來就表現(xiàn)出來,但不要失態(tài),還是要適當控制情緒,控制自己不要把話講得太過于難聽,也要對語音語調予以適當控制,但還是要讓對面明白你生氣了。
3、凡事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學會拒絕,違反原則和觸犯底線的事情該拒絕久拒絕,不學會拒絕,別人永遠覺得你好說話。
4、凡事別委屈自己,學會自私一點沒有什么不好。用不著總是給自己扣上“委屈自己,成全別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的帽子。給自己扣上這樣的帽子后,那么在碰到任何不公時都會覺得自己大度能忍,都會覺得自己時海納百川、心胸開闊之人,但實際上,自己還是會生氣,自己還是會委屈,氣壞了自己委屈了自己也沒人會同情和理解你。
5、學會說話。這里面的學說話時指說話的形式,即語音語調。要讓自己說話的語音語調恰到好處,音量適中,語速放慢,語言表達清晰。語音語調上的合適,會有助于增加吵架的自信。
6、多看書,儲備足夠的知識,讓自己即便真的吵架也有理有據(jù),罵人不帶臟字還有說不完的話。
以往,我一直覺的自己脾氣真的足夠好,所以才會不發(fā)脾氣。
反思發(fā)現(xiàn),我其實也會生氣,我即便不表現(xiàn)出來,其實也是在生著悶氣的。但我為什么即使很生氣也不發(fā)脾氣表現(xiàn)出來呢?
其實不過是因為我害怕發(fā)脾氣而引發(fā)沖突,我特么其實就是一“慫包”!
所以,細想一下:你不發(fā)脾氣真的是因為你脾氣好嗎?
其實,不見得,實質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