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作為東太湖中的島嶼,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都很豐富。去哪里必須有所選擇。西山林屋洞,我去過多次了,明月灣也是。張老師說,玉石博物館不錯。到了那里,一看,如此熟悉。原來,多年前,我和先生也到訪過。
地質博物館有兩層,分別展示各種玉石,品種之多,令人咂舌。
最為有趣的是聽張老師講述蘇州的名石,諸如金山石、靈璧石、太湖石,還有很多人不為知道的“huo石”,相對應的還有一個huo村,老師去過多次,拍攝了大量的作品。我們說,作家是以文字作記錄,攝影家是以鏡頭來見證歷史的變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蘇州的東山和西山是著名的水果之鄉,枇杷剛剛落市,楊梅、李子紛紛上市。走在村里,到處是果樹。街道上,大路邊,果農們在招攬生意。
大多數人只知道東山雕花樓,卻不知道西山也有。其實,西山雕花樓的建造歷史更為悠久。
這是我第三次去雕花樓所在的堂里村。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景區門口也有果農在叫賣水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透過雕花樓的窗戶,可以看到對面的縹緲峰。太湖七十二峰,縹緲峰最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西山雕花樓建于明代,家具以明式為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這幢古舊的暮氣沉沉的雕花樓里,姐妹們的出現,給它增添了生氣和活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師帶著三腳架,合影自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滿是綠植的宅院前,擺拍成了姐妹們的樂趣,各自收獲一大波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