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來接著聊《時間看得見》這本書。
上次我們聊到了效率手冊就是進行行為管理的一個利器,是一個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和夢想,保持自我驅動和自我監督的一個人生的管理工具。
其實通過效率手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為你的時間賦能。
說到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趁早讀書會的活動,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她分享了她利用趁早效率手冊這半年時間,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其中包括跑了多少步;讀了多少書;寫了多少文章等等。我看到她的那個成績的時候,我就覺得驚呆了,我想大家都是每天二十四小時,為什么她能做這么多的事情?她這半年的時間做的事情抵我做好幾年的事情呢!
通過她的分享,我才知道她是效率手冊的一個忠實的用戶,她把這個效率手冊用的是淋漓盡致。她在這個效率手冊里會特別的留意,讓大家去規劃清晨和傍晚的時間。好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要規劃這兩個時間呢?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平時大家都是在上班,非常的忙,只有周末的時候會有空。我們如果想做一些事情不可能只等到周末去努力,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為了能充分的利用時間,那么真正屬于你的時間可能就是清晨和晚上。
清晨就是上班之前,傍晚就是你下班回到家之后,這段時間是絕大多數人的一個自由的支配時間。如果我們沒有提前做好這個時間的規劃,那時間就會被嚴重的浪費。因此我們要特別的重視,對早晚時間的一個利用。
所以,我們才要特意規劃出清晨和傍晚兩個板塊。這兩個板塊規劃出來,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呢?瀟灑姐要我們去做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因為,瀟灑姐相信人生中的一切美好都是由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構成的。比如讀書、寫作鍛煉、學習等等。不過日積月累,你定會看見時間的力量。
在這里再補充一點,早晚到底做什么事情要根據每個人自身的狀態。有的人可能習慣早起,他早晨的狀態特別好,這個時候,就要去安排一些輸入性的學習的任務。而有的人是晚上的時候精力充沛,那就晚上去安排一些輸入性的學習會比較好。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合理搭配輸入輸出,要根據自己的節奏來安排。
以上這些就是我認為效率手冊的三個神神奇的魔力,他能夠讓你找到人生的方向,能夠讓你全方位地管理你的生活,還能夠為你的時間來賦能。
但是有人說,我不買這個效率手冊難道不可以嗎?我覺得可以,拿一個最簡單最普通的本子記一下你這一天要做的任務,做完之后就畫個勾,這樣也不錯。
其實不管用什么來管理自己最終的目標,就是能夠讓自己每一天不斷的進步,我覺得就可以了,不管是不是用這個效率手冊,只要達成目標就OK。
想一想事情也真是神奇,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富蘭克林的這個《窮理查年鑒》看似是一個普通的本子,但是實際上他并不是一個普通的本子,它是一種精神的載體,是富蘭克林把這種勤于思考,有節制,有追求的生活帶給了美國人,然后又傳到了把這種理念傳到了中國。
而現在呢,王瀟就帶著他的團隊來設計制作這個叫做趁早的效率手冊。在中國,也上演著同樣的傳奇影響著很多的人,其實現在這個趁早的粉絲不僅是在國內多,在國外也有很多。很多趁早的粉絲自發地成立了趁早的讀書會,正是通過趁早的效率手冊在做計劃進行打卡,賦予各自的時間以非凡的意義。
有一句名言我非常喜歡,奧勒良說:“人不應該恐懼死亡,他應該恐懼的是從未真正地活過。”如果你也希望能夠活得暢快淋漓,活得勇猛精進,每天都進步,那么可以嘗試一下通過效率手冊或者任何其他的本子,來管理自己的生活,通過計劃進行復盤,十年磨一劍,盡情的去繪制你自己的未來!
愿不負天賦,每日精進,奮斗不息。
愿足夠努力,日復一日,矢志不渝。
最后,希望我們都不辜負自己的天賦,每日精簡奮斗不息,希望我們都能夠足夠的努力,日復一日,矢志不渝,我相信只要我們一直努力下去,時間會給我們一個非常滿意的答案,因為時間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