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認識這個世界。
我所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原貌。每個人有一雙眼睛,它的主要價值是收納眼前的呈現。在眼睛的背后,世界的輪廓卻是早已被在點滴之間塑形,勾勒,固化,它們被映射到我們的眼睛之外的世界。這不反了嗎?不,這才是是真正的眼里的世界。
我所想到的就是世界的性格。每個人都有一個價值體系,它讓我們按照既定的需求滿足體驗去評判這個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善良的人生存在善良的世界,善成為社會的基因,不斷的發酵,成長,擴散,可以說無處不是仁義的天下;悲觀的人生存在悲慘的世界,惡之花在每個角落盛放,每一寸落腳地都是沾滿著黑色的痛;順境的人生存在坦途的世界,處處無不是通向成功的路徑,時時都充滿著順利的氣息。
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希望在一個自由的境界里游刃有余,這其中便蘊含了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更暴露著人渴望把世界的真相把握于鼓掌中的企圖。每個世界里相對獨立的存在都有屬于它的密碼,可是不是秘而不宣,而是在深刻的與人的認知打著交道。我們總在強調不同的思維視角關照的是事物的不同屬性,這些點上的異卻是同一于面上的同,正是異的存在組成了整個事物的本質。
屬性的存在與事物的內部和互相的聯系之中。這些屬性真正的價值不能輕易放過,抓住它們就抓住了事物的影子,抓住了事物的雙手,這為更深入的交流鋪設了管道。我們認識事物,總會有一個基本的目的,它就像一個磁性的中心,不斷的梳理著符合人的目的性各種有益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