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繁忙的職場媽媽,怎么騰出時間做自己

國慶后連續上了七天班,這七天的工作量對我來說是個挑戰,面臨一筆風險貸款的回收,時間緊迫,流程繁雜,壓力不小。但即便這么忙,在工作之余,我讀完了一本新書,心理咨詢師李雪寫的《當你遇見一個人》,讀完引起很多思考,讀后感另寫;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十一的香港游記,一篇是旅途中火車飛機上的讀書所感,這兩篇分別被收入簡書首頁和被編輯推薦至首頁。

此外,我還是一個1歲半寶寶的媽媽,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是雷打不動的親子時間,一直陪她到十點多睡覺,那么讀書、寫文章這些事情都是什么時間做的呢?

1.讀書

閱讀速度要看書的類型,技能類書籍有快速閱讀技巧;靈修類的書籍會需要帶入自身感受細細體味,不適合快餐式閱讀。因為無法確保我有整塊的時間細細閱讀,所以我就隨身帶書,一有時間就開始讀,哪怕只有幾分鐘。我常從早晨出門在樓下等Uber起開始看書,一路看到公司電梯。剛開始還擔心在電梯里看書的話,如果遇到同事一定會覺得我很裝。后來我想明白了,我要為了不被同事看到而把書收起來,其實才是一種刻意行為,只有當我不在乎別人的目光,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只在乎自己的閱讀效率,才會坦然地在電梯里看書,欣然完成自己的閱讀計劃。有一次,電梯到了我的樓層,我合上書準備走出去,才看到身旁安靜地站著一位同事,他笑著說:你也太拼了吧!當我不覺得自己是裝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友好,于是我回應了他一個微笑。

2.寫文章

如果當天要寫文章的話,我一般在早晨起來后開始構想主題;在上午的碎片時間里想想具體內容,想到什么文字及時在印象筆記中記錄,不管語句是否連貫,先把腦海里冒出來的內容通通寫下。這個階段的目的就是放開思維提供素材,所以不用考慮語句是否通順,一旦考慮這些就會束縛你的思維,很容易半天都寫不出一段話來。

以前上班路上遇到堵車就很焦急,現在把這些時間拿來看書或者寫東西,就再也不關心是否堵車、紅燈是否太長、電梯是否等太久、我等的人怎么半天都沒出現。當每段時間都被用上,就不會有別人浪費我時間的想法,時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情緒也不會被外界激發。

午飯后,我一般會先睡一覺,起來離上班還有一個多小時,繼續順著上午的主題細化段落,并把上午在印象筆記中記錄的內容做一些修改調整。晚上,等娃睡著后,十點多了,再全文理順并制作文中圖片,在零點左右把文章發出去并投稿。往往早上醒來就看到了投稿的結果和一些留言、點贊消息,早上醒得頗有期待。

3.時間管理tips

(1)作為工作之余的還想做點別的事情的人,首要原則是確保上班時間工作高效。

唯有這樣,工作才不會侵占自由時間,才能在下班后安心放下工作投入其他事情。

(2)做時間記錄可以幫助提高工作效率

時間記錄就是純記錄,以分鐘為單位,不管這段時間是荒廢了還是利用起來都要記錄下來,而不是正兒八經開始某項任務了才記錄。記錄時要注意的是,每當手頭的事情發生變化時就要及時記錄,在時間上為上一個事件做清晰地結算。比如寫了20分鐘報告,這時被老板叫走了,記錄一次,回到辦公室后再記錄一次:

9:00-9:20 ?寫xx報告 ? ? ? ? ? ? ?20分鐘

9:20-9:30 ?向老板匯報工作 ? 10分鐘

而不是過了一個小時了,恍然想起沒做記錄,再回憶這一個小時好像寫了20分鐘報告、發了10分鐘呆、刷了10分鐘手機、被領導叫走了10分鐘,這樣的記錄就起不到對下一段時間使用的警示作用了。

通過時間記錄可以看到一天1440分鐘是怎么消費的,在哪些事情上花的時間多,最想完成的那幾件事到底投入了多少時間。這樣既可以避免時間無端地流逝,更重要的是能讓你把時間集中在自己的目標上,讓時間看得見。

有道是,做女人難,做照顧好孩子還能活出自己的女人更難。這一路,一定有一樣追求的同行者,共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