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寫給一歲產品經理(一)

本文作者將結合自身經驗從創業公司前端產品的角度進行闡述,enjoy~

因為公司業務需要,近期參與招聘了一年左右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面試20+,看到了產品同學們在工作和成長中非常普遍的問題,在此想從面試官的角度給中小型公司一歲的產品同學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你們更多地理解產品經理的工作,也能順利收到自己心儀的offer。

由于筆者在一個B輪的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招聘的是前端產品,以下就從創業公司前端產品的角度進行闡述。

一、公司對于一歲的產品經理有什么要求?

在成長型的創業公司里,業務發展快、資源有限,每個人進來都需要快速適應并接手工作。因此對于一歲產品,公司一般預期你可以直接接手具體的項目,落地、推進并達成項目目標。那么你需要:

具備一定產品基礎功,走過完整的流程,并且在每個環節達到一定的標準

需求分析環節:想清楚做這個項目的原因、目標和具體要做的事情【這里隱含的是產品思路/思考邏輯,敲黑板!劃重點!】

產品設計環節:把握關鍵流程和關鍵交互,保證設計能夠達成項目目標

項目推進:項目推進遇到問題可以積極協調資源解決,保證項目按計劃推進(不是每個公司的產品經理都需要做項目管理,不過恰好我們需要)

效果評估:具有數據意識,項目上線后關注數據,能夠通過數據評估項目是否達成目標;從而通過反思積累經驗【敲黑板!劃重點!】

具備產品經理必備能力

溝通能力:能夠準確的理解別人和表達自己

自驅力:主動學習和反思

上面提到的相信產品同學們都知道,畢竟每個人的簡歷里都在寫這些。可能也覺得沒什么特別,“我平時都是這么做的,這不是廢話嘛?”。但即使是高級產品,也是遵循這樣的邏輯做事;而理解程度不同,最后的結果就很不一樣。

“那我怎么知道一歲產品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才合格?”

看看面試官如何考察你和期望的答案就知道了。

二、面試中,面試官是如何考察候選人的?

由于篇幅限制,下文僅對相對客觀的產品基本功展開說明,其他部分有機會再來分享。

產品基本功方面,最直接的,面試官會通過過往的項目經歷來考察你。從具體的case評估你的理解程度,從而判斷你是否能夠滿足公司對于這個崗位的人的預期。

下面列舉了面試官一般會問的問題、預期的回答和產品同學們常犯的錯誤。希望你能夠帶入自己所做過的項目,先回答每個問題,然后再看其他產品同學常犯的錯誤,來反思自己是否也踩了相同的坑。

需求分析環節

考擦需求的理解能力,想清楚做這個項目的原因、目標和具體要做的事情。

(1)這個項目的背景是什么?

預期答案:

這個沒什么可說的,交代好前因后果,讓面試官能聽懂你后面在說什么而不需要再回來問背景。

(2)為什么要在當時的情況下選擇做這個項目?

這個問題問的是項目的立項原因,考察的是需求優先級的判斷。優先級判斷是產品經理需求分析環節非常重要的能力。需求優先級的評估標準是性價比,即你需要選擇當前對于公司、產品具有最高性價比的事情去做,給公司帶來最好的收益。

預期的答案:

你能夠正確描述當時背景下產品面臨的諸多問題,以及你判斷哪個問題最嚴重,原因是什么。邏輯合理的說服我(即面試官)。即使這個項目是你的上級直接分配給你的,那么你也需要了解為什么公司需要在這個階段做這個事情?然后判斷是否是當前非常高性價比的項目,如果是那么繼續進行;如果不是需要和上級溝通清楚原因,然后再說服我。這點做的好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

可能的回答:

從市場層面、公司層面分析得出的戰略性質的項目;

從數據層面上,最短板的數據指標,如整體留存非常低、注冊環節的某個轉化極低,而不注冊無法使用;

從數據層面上,最優勢的數據指標,如某嘗試性的功能帶來了極高的付費轉化,需要把這個功能完善起來。

(3)目標是什么?

明確了項目優先級后,最好能夠落到數據目標上,后面具體落地的時候才有參考的標準,時刻注意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朝著數據目標去的,不是的趕緊放棄,不要走偏。

預期的答案:

能夠有清晰的數據目標,并且選擇的數據指標合理。

(4)具體要做的事情?

有了目標還需要清楚現狀。知道當前離目標的差距有多少,可能的問題是什么,具體要怎么解決。

預期的答案: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要邏輯合理就行。

常見問題:

case:很多同學不明確項目的目標到底是什么?所以在這個環節會給出一個項目目標的回答,但在下面產品設計環節,面試官進一步發問時,會發現很多設計其實和這個環節回答的項目目標關系不大;反過來再補充目標。

面試官感受:這種情況面試官會覺得你做過的項目沒有想清楚目標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去做?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很可能偏離目標做一些沒有用的事情。往小了說是這是浪費資源,往大了說都是機會成本啊。

產品設計環節

考察產品設計能力,能夠將項目目標合理拆解到產品設計上。面試官會通過直接體驗產品考察產品設計能力,一般來說有上線的項目,大家的差別不會特別多。

介紹一個功能的主要交互流程?

競品是怎么做的?你做的和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項目推進環節

考察保障項目按計劃推進的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協調解決。不是每個公司的產品經理都需要做項目管理的工作,不過筆者所在的公司恰好需要,不需要的可以直接跳過。

項目推進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項目是否按計劃上線了?若delay了,是什么原因?如何處理的?

常見問題:

case:有時候大家會發現項目推進過程中有些問題,更多的是通過自己更多的去參與來解決,比如發現信息同步有問題,就要求自己更多的去問。

面試官建議:要求自己去更多的了解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但其實更好的方法是建立流程和機制,比如要求發生了開發進度延遲需要發郵件周知相關人員。不過這個是比較進階的技巧了。

效果評估

考察數據和反思的意識及能力。

(1)項目上線后效果如何?

上線后需要有數據評估的意識,并且需要根據項目目標選取合理的數據來評估。不同的項目會問不同的數據指標,比如使用人數有多少、轉化率提升了多少等。

預期回答:

可以從兩個層面的數據來回答,一個是項目的目標數據,評估項目是否成功;另一個是項目中具體步驟的轉化,評估產品設計環節是否有可以改進提高的地方。

(2)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重新做這個項目,你的做法會有什么不同?

考察你是否有反思總結的過程,成長都是來源于反思和總結。

預期回答:

從具體的某個問題抽象成為某類問題,并且給出這類問題相應的解決辦法,這樣在未來遇同類問題就可以應用這次的經驗,給出合適的解決辦法。

常見問題:

case:

沒看過數據,無法回答問題。

只看大層面數據的變化,如日活,忽略項目本身更細的數據

只關注用戶反饋

面試官感受:

沒有數據意識!這個問題真的太太太普遍了。沒有數據評估,怎么知道項目做的好壞?若未來遇到相同的情況,依然不知道如何做是最有效的,和其他沒有經驗的人比起來沒有優勢啊同學們!

關注用戶反饋是正確的,但是完全依賴用戶反饋而不看數據就很有問題了。用戶反饋中存在很多因素讓反饋不那么準確,甚至有時候用戶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因此對于用戶反饋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和取舍,不能被牽著走。

以上,是面試官會針產品基本功對項目每個環節提的問題,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項目經歷準備對應的回答,然后找個同樣做產品的同學模擬一下面試,讓他們從第三者的角度幫助你發現問題,可能是設計上的也可能是思路上的,然后修正自己的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面試通過率~

更重要的,筆者希望傳達的其實是做產品的思路,從需求分析到效果評估,形成閉環。

平時在做項目時就按照這樣的思路去不斷的質疑自己、反思,不斷訓練自己的產品思路,把這樣的思路訓練成直覺,每次自然而然的都是這樣去做項目,那么面試也不需要準備了啊~~

最后的最后,必須要感謝一下趙師傅的coach,才最終形成了此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