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613天】
抵達理想生活的方式是
先尋找到那個理想
寫下來
然后會發現
它其實就在自己每一天
踏實的日常里
致敬生活!
在城市中生活,總會被裹挾著,一定要怎么樣,看到同齡人一個個逐漸進步的生活狀態,哪怕自己不焦慮,也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我現在非常感恩曾經的遭遇,它給我警醒,讓我能夠停下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和自己向往的生活之間,存在的鴻溝。
如果不停下來,一直在追逐,我不知道自己會怎么樣,但肯定會很累,因為要一步一步上階梯。
但停下來了,退到足夠遠,再看看自己的生活狀態,才會發現很多曾經不曾注意到的地方,那些才是我存在和努力的底氣,比如陪伴孩子的成長,比如靜下心思考,閱讀,比如踏實地做好一頓飯,睡個好覺。
我是具體活著的人,但從前不在意,心始終在遠方,遙不可及地想著,人雖在現實,但只剩軀殼。滿腦滿心,都是規劃,都是期待,都是那些需要時間累積的,我連吃飯都沒有用心吃,更不要說用心做好一頓飯了。
我現在也經常警惕自己不要陷入這種對未來的飄渺中,提醒自己用心過好眼前的生活,學著去感受當下的美好和快樂——對未來保持計劃和期待是必要的,但也要用心去生活,當下的一切才是能夠抓住的最具體的,唯有過好現在,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向內思考的生活,是一種自省:我是誰,我擁有什么,我是否感恩,我想要去何方,我如何抵達,我現在能做什么?
能夠看到自己幾斤幾兩,看到自己到底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最先應該要認真思考如何過最低限度的生活。
然后會發現,其實過上理想生活,并非遙不可及,這些最低限度的生活狀態,是隨時都可以觸摸到的,只是以前不曾用心,總覺得好戲在后頭,希望在未來。并非如此!
期待纖塵不染的房間,就認真打掃;期待不錯過寶寶的成長,那就每天陪伴她,和她在一起;期待未來有所成就,那就現在練習把事情一點點做好;與其去期盼未來,就不要浪費現在,一點一滴,具體而清晰。
向內思考的生活,“一定要怎樣”的期望會慢慢消失,我此時覺得腳踏實地,把每一件事做好,生活自然就會慢慢地呈現出它該有的樣子。
▲
關于本文
——林青瀾,生活美學家
私宅設計師,探索生活美學,空間美學,生活應是鮮活而有趣的,我喜歡具體而美好地生活著,以享受世間美好為終身情懷。
做個優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瀾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