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彩鳳
【導師】王玉印? 袁文魁
【導圖解說】
上周五去國稅局參加了培訓,學習有關發票的內容——“電子發票的申領和開具v2.0.13”。現用思維導圖重新整理一下,一目了然。
我的中心圖是個大大的“稅”字走在大數據的“e”路上,表示我們國家已昂然走在新時代的稅收彩虹之路上。稅收,國之命脈。而發票又是國家稅收征管工作和企業經濟業務的重要法律依據和原始憑證,兒戲不得。那么發票的申領和開具有多么重要就不必多言了,這個工作中每天接觸的業務還要更多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和規范才能順利開展,在這兒,我從“須知”、“前期”、“申領”、“開具”、“查詢”和“查驗”六個方面一一整理。
首先,是“須知”。
包括老師提到的“法律依據”和“發票規范”。
“法律依據”中需注意倆點:
(1)“國稅2017年第16號”公告,納稅人識別號要認真填寫,并且要如實填寫所有欄目,如實反應經濟業務;
(2)“財稅2017年37號文”從7月1日開始執行,取消了13%的稅率,減按11%執行。
“發票規范”中特殊情況需要在“備注欄”說明(例略);? 不得“變名虛開”;? “開票人”、“復核人”和“收款人”不得是同一人…
其次,是“前期”。
這部分就是“百旺金賦”開票軟件的安裝,需要注意“不要”安裝到“C”盤。
另外,“稅控盤的設置”和“客服”都需要提前做好,以便使用。
第三,第四,是“申領”和“開具”部分。
這倆部分都是軟件的操作部分,比較簡單。主要注意法律法規的規定,規范操作。“申領”步驟到“寫盤成功”結束;“開具”步驟到“打印”或直接給對方發“郵箱”結束。
第五,查詢。
是說前面開票完成后,軟件系統里有“狀態”顯示,可查得該票處于“已開”或“已收”哪種狀態。
最后,是“查驗”。
因為金稅三期系統還需和發票比對真偽,這也是確保前期所有工作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環節。老師介紹了查驗平臺和方法,雖然簡單,也必須列出來。
用思維導圖,發現自己挺愛學習,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