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日子沒有預告,大雨傾盆踩到地雷,濕了褲腳;牙齒咬到舌頭,痛到不行;還有剛穿上新潮款式的衣服,結果流行期滯后。這種事情說都說不完,生活就是很麻煩。想起昨天看的《釜山行》,一群人闖關打喪尸的故事,不出意外地大部分人都被領了便當。所以在看的時候會覺得,活在這樣的世界里,“還不如死掉算啦”,既然那么難的話,就算了吧,畢竟大家都是普通的人設。其實我們在說“還不如死掉算啦”的時候,通常省略了幾個字,我們的意思其實是,“如果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活下去就好了”。
和大部分喪尸片一樣,不明病毒蔓延,政府掩蓋事實,人們被蒙在鼓里,背景倉促地交待完畢,眾人坐上開往釜山的KTX406列車,故事就正式開始了。列車上的人物包括,最近與妻子分居中的金融經理的石宇,帶著女兒秀安去找媽媽,摔跤手尚華和他懷孕的妻子盛京,高校棒球選手英國和拉拉隊隊長真熙,還有一對行動遲緩的老年姐妹。
“女喪尸”病毒發作咬了一名試圖救她的女乘務員,被咬者迅速變成新的“喪尸”繼續咬人。喪尸片的專有邏輯,人被咬后就會異化變成喪尸,短短一瞬間,火車變成了“喪尸專列”。
而且《釜山行》里的喪尸跑得飛快,棒子的喪尸還會跳霹靂舞簡直被酷炫到。不過喪尸也有弱點,在黑暗的環境當中看不見人,但對聲音很敏感。所以列車經過山洞的幾分鐘里也到了劇情的幾個小高潮。
封閉的空間,有堅持有放棄,有對峙有抉擇,再加上一些倫理道德、人情世故的東西,當每個人面對生存或者死亡做出決定的時候,惡,是摧枯拉朽。驚悚的電影場面會把人嚇尿,但很難把人嚇哭。劇情湍急推進,正常心臟還能挺過來,但道德和人性,卻是輕而易舉就會把人搞淚目啊。有時必須作戰,那就提刀上陣,廝殺一番。但沒有誰的人生設定一開始就是戰士,毀滅別人也不一定會高興,除非是對方先要毀滅我。那也只是生存,不是樂趣。
韓國電影里的主角,褪去英雄光環,人物反而變的立體飽滿起來。電影開場時,石宇是個疏于照料家庭,自私自利的糟糕父親,是個甚至會把孕婦關在門外的人。災難帶來的種種挑戰,逐漸幫助他重新身為一個父親。主角的形象轉變,是災難電影的成功宣誓:在某種艱難的挑戰下,我們都有機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災難電影,極端不合理的惡劣環境一股腦冒出來,對處在當下的人們產生影響。體能、智慧、運氣……當環境給予的挑戰越多,人就越有機會被考驗自己身上不同的技能,也更有可能面臨道德評判的困境。
老年姐妹中的妹妹看到已經變成喪尸的姐姐,說了句,“為什么要活得那么辛苦”,然后就把門打開,把喪尸放進來了,那一瞬間發現,比喪尸更可怕的,是經不起考驗的人性。于是,陷入絕望的谷底豁然看開,活著倒不如死亡。
爸爸因為工作忙碌錯過女兒的歌唱表演,導致女兒沒有唱完。之后爸爸對女兒說,“我不在你也要勇敢地唱出來”。最后女兒在爸爸離去之后勇敢地唱了出來,也就是這首歌,讓她們得救了。不知道這個包袱抖得又讓多少人熱淚盈眶了。而且比起“我們是人類,不要殺我們”,這種中二的臺詞,唱歌的宣告,倒是顯得更加擲地有聲。
天地是麻木不仁的,洪水、地震、疾病、瘟疫,都麻木不仁。那我們呢?到最后一刻,明明無法確認的時候,國家工具在對少數人直接宣判死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會站在多數人這一邊。
置身事外地說話,做事,好像是我們很擅長的事,因為我們會害怕自己站在那個位置做出的任何一個選擇,有時候我們應該感激的,不是我們可以做什么,而是我們可以不做什么。生命總會經歷痛苦和不堪,但自己的人生,是笑是淚都要奔行起來啊。
看完電影,看看周圍,生動祥和,世界太平。都是活生生的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