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三月份,從月初開始各大商家就為即將到來的3.8節開啟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內容,滿額減、贈品豐、增值服務多……商品類別也是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物質到精神,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卻沒有商家想不到的。這個節日也從以前土的掉渣的三八婦女節,搖身一變有了“女人節”“女神節”“女王節”等等高大上白富美的稱謂。撇去商家靠節日大賺女人錢不談,女人,這個從人類初生就存在的物種,隨著時代的發展,屬性從生育繁衍、家庭的附屬,逐漸開始變成了生產力的參與者,國家的管理者,用半邊天或者大半邊天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的偉大存在。
寫這篇文的初衷是去年過年時看到《歡樂喜劇人》的重播,賈玲演的那個以自身經歷改編的小品給我觸動很大。時間太久,我已經忘記小品的情節,只記得那是關于一個年輕的長得不好看的甚至有點胖的女演員,在美女云集的演藝圈內摸爬滾打,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再苦、再累也一直堅持走在路上的故事。現實生活中賈玲是一個喜劇演員,她說是因為觀眾們喜歡,所以她一直堅持著。作為觀眾我們喜歡的也許只是喜劇女演員們在舞臺上搞笑的藝術,卻不曾體味過她們臺下的心酸,賈玲如此,馬麗如此,吳君如也是如此吧!我相信在吃西瓜的最后,所有看的人,或者說所有看的女人,都無法不淚目吧。即使我們不是臺上的喜劇演員,我們說著不要這么折騰她了,不要這么“玩”她了,當然那是小品設定的喜劇效果,但我想所有女人那一刻都看到了自己:不被接受不被理解,傻傻的堅持著的自己。
女演員作為公眾人物,曝光在鎂光燈下,我們圈外人只看到了她們光鮮亮麗的那一面,卻不知道她們付出了多少,其實她們只是有一個比我們光鮮的職業稱謂罷了--雖然她們賺的也比我們光鮮!但凡生而為女人,恐怕都沒有活得那么理所當然的吧,尤其在這個時代,女人被逼著一步步走向強大。
上學時品學兼優、家境優渥、柔軟纖弱的女同學,進入職場后也許就變成了女漢子,和男漢子們一樣拼搏、奮斗甚至競爭;那個十指不沾陽春水、只顧對鏡巧梳妝的女同事,結婚生子后卻可以為丈夫為孩子研究出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重樣的營養食譜;那個年近五十卻依然風采依舊、激情依舊,談判起來針針見血,刀刀剜肉直指要害的女強人領導……女服務員、女司機、女作家、女教師、女官員……那么多那么多你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女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發著光揮著熱,我們逼著自己強大,逼著自己像男人一樣去扛起一切,同樣是女人,我知道那有多辛苦,有多難,又有多心酸!正因為我知道女人作為這世界偉大的存在付出了多少,所以我總對身邊的女人說:對自己好一點兒!
祝全天下的女人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