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處天堂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言

想想,這已經是我第四次繼續發表這篇文章了,一樣的標題,一樣的內容,最先成文是在大學二年級那年,修改不下五遍,小心翼翼地投去某社,結果,如羽入水,毫無音訊;爾后又先后在網上某家寫作網上投稿,仍是石沉瀚海,這是第四次,我帶著它《另一處天堂》,來了。

沒有人知道我為什么對一遍文章如此執著地發表,哪怕是繼續碰壁。或許更多人應該善意地建議我再修改修改,不!我不認為它還能再修改了——至少在我這里,一字都不能再動了。即使,《另一處天堂》可以隱沒、可以改動,但是,老人辭世的那年——我的外公的故事,不能沒、也改不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 ?文

老人,在自己那間狹窄的土磚房的床上永遠安靜的睡下了,眼角還留著淚痕。老人躺的那張木板床已上了年代、在他自編的竹席下鋪著他曾經從田間挑回的干稻草。

老人走的時候我是在場的,還有我的外婆。老人這一生完整的經歷,我是無法知曉,不過,老人的一生跟我是有關系的,我的名字就是老人給我起的。我要說的關于老人在世時的一些經歷也都只是我努力將記憶里的那些破碎畫面串聯而成的。

畢竟,自老人辭世后一晃近十年過去了,平日里幾乎沒有人再提起過他。時間偷偷襲來,悄無聲息的吞噬了我對他的記憶。

九八年我成了留守兒童,那時我才四歲。

我一直想不明白,爸媽當時只有我一個小孩,兩人在外闖蕩了這么多年,直到零六年有了妹妹之后,媽才回家撫養小妹。然而相對于九幾年來說我的家幾乎沒什么改變,現在依舊是土磚多紅磚少的老房子,如果真要說出某一最大變化,我想是家里去年添置的那臺冰箱和液晶電視。然而這些新添的家電卻與我的家境十分不相襯,就好像封建社會的貧農戴著一塊外洋懷表一般。

當然,這都是后話。四歲那年我被丟在外婆家寄養,外婆小學沒有畢業,聽說只上了三年級就因為種種原因而輟學,而老人相對來說學歷高一點,雖說他小學沒有畢業,但好歹也讀過幾天六年級。

聽外婆說,老人的爹娘走得早,所以老人輟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家里窮。老人現在住的地方叫南灣村,他以前不是住在這里的,他是從地名叫龍山的一個水庫附近移民過來的,具體是什么地方我也記不清了,據說那個時候有一次大移民,至于那次大而移民的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能夠想象得到老人攜妻帶子翻山越嶺、多次碾轉到現住的南灣村落腳是何等的艱難。

老人生活的那個年代是沒有計劃生育的,所以老人膝下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如今老人的子女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孫。在老人的屋后一百米處有一所鄉間小學,叫“南灣小學”現在已經改建成了現代化的村里老人活動中心。而我跟老人的那段回憶就落在這座村莊、這所小學堂。

每天早上,老人都會早早起床出去干活,等他回來時我還趴在床上沒有翻身,每次在老人的‘千呼萬喚’聲中才極不情愿的揉著朦朧的睡眼跌跌撞撞的走出房間,而每當此時老人都是已經倒好洗臉水幫我洗臉洗手,每次幫我洗手前他都會細心的幫我翻好衣袖,然后用洗臉的毛巾很認真、用力的擦洗我的小手,從手心到手背。

兒時的我是非常‘躁動’的,記得在這所小學讀書時,曠課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連拿作業本擦屁股這種事都是屢試不爽。

說件比較有趣的事,也是小時候我最自以為豪的事:外婆曾告訴我說教我《語言》課(那時候幼兒園的語文課名是《語言》)的那位女老師按何氏族譜的輩份應該叫我叔父。至從那以后我的腦海里就覺得那位美女老師是我的“晚輩”我以后在他的課上就可以完全自由了,呵呵…..。

當然,我是從來都沒有去問過那位姓何的老師我跟他之間是不是真的存在如外婆說的那種關系。可能是由于對學校管理制度的不滿,突然有一天,我公然向老人表示我不想上學了,老人面色一改平日的慈祥,也許是對我之前曠課的事早就不滿于心,于是怒火瞬間爆發,掄起門檻邊的小竹條就向我沖來,嚇得我撒腿就跑。

老人屋前有一個不大的菜園,菜園前面是個小池塘。被老人追得無路可走的我只有繞著池塘打著圈的跑。最后終究是被老人逮到,然后被拎回去用竹條狠狠的抽了我的腳,那時正值夏季,所以我的腳當時是被抽打得流血了的,后來一段時間,腳痛得穿涼鞋都穿不了。

事后經常聽到外婆責怪老人說他不該下手這么重,畢竟我還只是個孩子。老人如同一個做錯事的孩子,對于外婆的指責他總是低頭不語,悶悶的抽著煙。

其實我知道,那次老人是真的生氣了,被他逮到我的時候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他因上了年紀且又追了我這么遠的情況下而從鼻息間發出那粗急的喘氣聲。說實話,那一刻我心里感到莫名的難受。對于事后外婆對他的指責我似乎從未覺得有‘略消心頭之恨’的感覺,有的反而是對老人的不安和愧疚。自那以后我再也沒有曠過一節課,那段回憶也是我對老人最深的一次。

老人經歷過抗日戰爭,雖然他沒有參加過抗日隊伍,但他卻真真切切的目睹過歷史的某一時段。

老人家里收藏著一個琉璃油燈、一個我叫不出名字的煙桿、一個冬天的老式烤火箱。可惜的是那個油燈被我偷偷拿來貪玩,摔壞了一截,倘若完好,我想現在肯定極具收藏價值。至于烤火箱我曾在某年的一個冬天提著它去過學校,惹得同學一陣圍觀,后來因為老師的禁止,火箱也不知被我丟在哪個角落了。

老人的煙桿我一直很感興趣,他的煙桿是手端式的,下面有一個能灌水的小水箱,上面就是一根較細的煙嘴桿伸得老長,老人吸煙的時候,水箱就會發出“咕咕咕”的聲響,我當時覺得很有趣,每次老人吸煙的時候我都會湊過去盯著煙桿研究,爾后擅自為該款煙桿取名“咕咕”。老人聽到這名字后咧開嘴,露出發黃的牙齒笑著說:好,以后它就叫“咕咕”。當時我甚是得意,覺得自己特有才!

老人曾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給我買過一塊手表,是走時針且防水的那種,當時防水手表是比較貴的,其實那時候我并不懂得看時間,更加不懂得老人為何舍得給我買手表,因為他平時都是省吃儉用的。記得他當時好像是這樣對我說的:上學的伢子應該戴塊手表。自老人辭世后我就一直珍藏著那塊手表,遺憾的是如今這塊手表被我收藏在何處我已記不清了。可能越是想要去珍惜的東西就越容易失去。

老人的大兒子有了家室后就與他分了家,但他的小兒子和他是住一起的,但是小兒子常年在外務工來補貼倆老的家用,而我又被寄養在他那,所以小兒子的房間就騰出來給我和老人睡了。

老人在世的時候一直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小兒子,因為他還沒抱到自己的孫子。可偏偏上天是這么的待他不公,老人辭世是在零四年七月份,然而就在他辭世的后一年,他的孫子就降臨這人間。或許這就是老人的宿命吧!

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老人辭世的那一天:那天早晨我還躺在床上,外屋老人艱難的咳嗽聲吵醒了我,當時我也沒在意就接著睡我的覺,大概在上午九點多的樣子,外婆從地里干完活回來開門的聲音再次驚醒了我。然后就聽到外婆 吃驚的說:咦,今天老頭子怎么睡自己床上了? 此時我睡意已經飽滿,起床后也沒在意外婆的小驚訝。

大概一個多小時后,外婆叫老人起床吃飯了,叫了很多遍老人都沒有回應,當我和外婆跑進房間看的時候,老人在努力的喘著微弱的氣息。任憑我和外婆如何呼喊他都沒有反應,我們只看到老人眼角流出的淚,后來外婆叫來了鄉里的赤腳醫生,那時赤腳醫生看到老人這種情況后明確表示自己只能試著輸液,如果出事概不負責。外婆沉思了片刻,咬咬牙答應了醫生。

可是最終還是沒能留住老人,下午三時許,老人終究挺不過了,再次流出最后一滴熱淚后離開了人世,至始至終沒能開口說過一句話。那年我十歲,完全不能理會老人眼角的眼淚以及帶著未能言說的話離開的遺憾。

如今我開始明白老人留下的最后一滴眼淚,那滴淚凝聚了老人對這世間太多的留戀、凝聚了老人對子孫后代太多的不舍。老人離世之后,我變得毫無理由的懂事了,可能人總是會在失去最珍貴的東西之后才會深刻明白、醒悟。后來外婆告訴我說:老人吃了一輩子的苦,就連走的那天早晨還從田里挑回了曬干的稻草。

我從來都是不信鬼神之說的,但此刻我卻無比的希望靈魂存在學說是對的。此刻,我多么希望辭世后的好人們生活的世界———天堂!是真正存在的。我多么希望那位老人——我辛勤一生、沒有享受過一天天倫的外公,愿他老人家在另一處天堂能夠過得輕松,不再受農累之苦。

? ? ? ? ? ? ? ? ? ? ? ? ? ? ? ? ? ? ? ? ?后 記

行語之間,文字平平,不被選中,或是在情理之中,怨不得他人。寫這篇文章只是為了悼念我的外公,常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很多年輕的朋友,都沒有時間靜心想過:當你正年少風發,長者們已年逾古稀,生者無思,逝者永逝。莫要待到長者逝去才驀然理事。真心希望各位青年朋友,好好珍惜、對待身邊的親人、朋友,切莫如我,等到真正逝去了才感覺到那份歲月的珍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邵陵·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少小離家不常回, 每到歸鄉似有淚。 無邊草木幾枯榮? 孝心永在事業累。
    林德木閱讀 246評論 0 3
  • 因為你是我的貴人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 你伸出友誼之手 拉了我一把 從那天起 我把你當成了 我的恩人和貴人 每逢國...
    老武家閱讀 791評論 0 1
  • 一個人的彷徨 有過孤寂迷失 還有點滴惆悵 不斷安慰自己 學會沉淀 時光不會辜負 可是 人總是希望獲得更好的 糾結憂...
    蕭恩慧閱讀 28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