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咖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猜猜他是誰?
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不幸的家庭千千萬萬,而幸福的人兒總是一樣)
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名、利、色、權,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就做到如米額或黃大癡,也沒有什么大害處。人生必有癡,必有偏好痛嗜。沒有腐嗜的人,大半靠不住,而且就變為索然無味的不知趣的一個人了。(人無癖好,不可與之交。)
紳士的演講,應當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樣,愈短愈好。
怎樣做一個好丈夫?那就是太太喜歡的時候,你跟著她喜歡,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跟她生氣。(可謂是happy wife happy life典范了)
猜出這是誰了嘛?他的代表作《Moments in Peking》,先后兩次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