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顯感覺氣溫驟然下降,特別是這兩天霧霾散了后,風卻刮得厲害。
寒風刺骨。
嗯,這個詞一定是南方人發明的,或者來南方的北方人發明的。
我是沒去過北方,但大學宿舍有一個寧夏的室友,他說四川的冬天看起來溫度不低,但是真冷。
他說,在他們老家冬天基本都是零下十幾度,四川零度以下的時候都不多見,但自己來四川念書,總感覺比家里冷。
據說,北方是干冷,而且家家戶戶都供暖,進門就暖和了。而在南方,冬天雖然溫度不會很低,但是濕冷。
就是空氣中夾雜著濕氣,可以滲入皮膚里面。
傳說中的物理攻擊和魔法攻擊?
沒去過沒發言權,但我想,絕對溫度既然那么低,那寒冷肯定是秒殺咱們的。比如,網上最近很火的視頻,說北方人冬天的生活常態。
路面結冰,大家都是像滑冰一樣。大學里,學生們直接從有坡度的地方滑著下坡,看起來好有趣的樣子。
真是羨煞得我兩眼發光,有機會,一定得去體驗一下。
剛過了圣誕,馬上又來元旦。安妮放假,想去西嶺雪山滑雪。我們都沒滑過雪,想象中的什么樣子?
很高的山,很長的坡,白雪皚皚,像電視里那樣傾瀉而下,想想就覺得刺激。實際上呢?
我想和滑冰差不多吧?
初學哪有啥速度和花樣,不摔就不錯了。不過,還沒滑過,這次元旦是否要去也還沒確定,改日再說吧!
如今,逢節假日或者出去玩,我愿意多去嘗試一些新鮮的事情,一些沒做過的。不像以前,聚會和休閑的方式是什么?
吃火鍋,KTV,燒烤……
翻來覆去就是這些,已經疲勞了,需要嘗試一些新鮮的。這個不存在試錯,因為成本可以忽略。
同樣是玩,去唱一次歌,不如嘗試下攀巖?或者爬山徒步?等等。
我們雖然才剛開始自己的人生旅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很多這些不一樣的玩法,可能以后真的就沒多大興趣,或者沒時間了。
比如去年和兩位同事自駕去稻城,途徑瀘沽湖,在湖邊露宿了一晚,那是我第一次露營睡帳篷,別提多么興奮。
并且,那晚我見到了此生最皎潔明亮的月光,就在瀘沽湖的夜空,就在瀘沽湖的湖面。
去年國慶,還跑到山上去露宿了一晚。我們背著帳篷,爬了很長時間,找了塊河邊的空草地。結果傍晚燒烤時就開始下雨,吃得很是狼狽。
這還不算,到了晚上,開始下暴雨,帳篷底部開始滲水,冰涼冰涼的,雖然是國慶節后不久,但山上氣溫很低,那一宿我被凍得,徹夜難眠。
身在其中,真是咬牙切齒地發誓以后再也不來這樣的鬼地方露營了。但回過頭來看,又是蠻有意思的。
人的一生,總會有很多這樣的第一次,雖然很小,小到不足以提及,但這都是組成我們豐富經歷的一部分。
每個第一次,都會有小小的激動和興奮,這對于自己來說就是全新的體驗。為什么我們是小孩子的時候,總感覺時間過得好慢好慢?
一天都可以經歷好多事,覺得什么都很新鮮。
首先是對時間的感覺,一個5歲的小孩,一年的時間對他來說,就是1/5的人生,但對于我們來說,可能就是1/20、1/30。
從另一方面來說,是因為小孩的經歷很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不多,所以每天都可以發現新的東西,都會覺得很有趣。
而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對身邊的人事物仿佛已經司空見慣,提不起多大的興趣。
你看小孩看啥事物都是眨巴著大眼睛,很好奇的樣子。直到年齡漸長,眼睛發亮的時候越來越少。
這也是,我們小時候喝1毛錢的糖水都很開心,到現在喝10塊錢的飲料都不會有太大的興奮度的原因所在。
我們身體和心理感到刺激和興奮的閾值越來越大,越來越難有新鮮事物刺激著我們的興奮點。
于是我們越來越欲求不滿,得到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缺失。所以真正感到滿足的人,擁有的也許并不多。
只是欲望值比較低。
但沒有經歷過,就很吶做到控制欲望。我一直認為,很多欲望不需要控制,一旦都經歷滿足過后,就回歸平淡了。
就像我們剛喝各類飲料時,喜歡這,喜歡那,一段時間換一種。我高中有短時間就超愛汽水,每天買兩三瓶,飯可以少吃,汽水控制不住。
但到如今,反而喜歡喝白水。有白開水的地方都是白開水,沒有就喝普通的純凈水。
這就是從欲望向需求的過度,我認為人都是有這個過程的,修行也是在紅塵中修嘛!
老和尚告訴小和尚不要破戒,肉不好吃,山下女人是老虎,要咬人。
但有一天小和尚不小心嘗到了肉的味道,發現肉是如此好吃。接觸了女人后,發現“老虎”不僅不咬人,還如此溫柔。
沒入世,如何出世?
你看《天龍八部》里的虛竹,從小老老實實,后來機緣巧合被天山童姥關在冰窖里,“夢見”夢姑后,就再也無法自拔了。
所以,所謂的“平平淡淡就是真”的前提,都是得你經歷過不平淡。
否則誰知道那究竟是你自我安慰的妥協,還是真正經歷后的人生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