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好的觀念都可以是一個好的問題,比如你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大部分的人可能第一想法是:錢。再深入的想想可能回答的是親情、友情、愛情之類的回答。這些答案都是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得出的結論。
站在自我成長的角度考慮,人最寶貴的財富是:注意力。
這是刷新我認知的一個觀點。以往當自己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的時候,就會病急亂投醫,四處尋找所謂的干貨,或稀缺的內容,并借此安慰自己,閱讀了總比沒閱讀強,肯定是學習了,但是至于為什么讀,讀了有什么具體作用,一概不去想,讀后也不做復盤。
現在看來,是完全跳進了注意力的三大坑:
莫名其妙的湊熱鬧:具體體現在每天圍觀各種創業公司成功或失敗的新聞中,美其名曰關心行業最新動態,但其實并沒有關注成功或失敗的核心,主要是看看融了多少錢,賠了多少錢,僅此而已。明星娛樂八卦新聞就更不用說了,明知無用還好無節制的浪費注意力去關注這些事情。
火急火燎的隨大流:具體體現在剛剛接觸的到一個行業,就花大量精力了解這個行業的信息,背景,運作模式,盈利點等,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壞在做事不持久,執行力太差,沒有倒逼自己輸出。這點導致每次都是興致沖沖的跟身邊的人暢談覺得哪個行業成長潛力巨大,等把自己那些看到的拼接的簡訊,恩,連知識都算不上的內容已炫耀的口吻說出來以后,就沒有下文了。回顧自己過去兩年,至少在三個領域做過這種事情,耗費了大量精力,以為將來會用得上,但從結果上看,并沒有實際的成果,一切都停留在空想階段。
操碎了別人的心肝:具體體現在經常為身邊的人出謀劃策,以一副自己是過來人或者是大明白的姿態,提出一些意見。自我感覺是在熱誠的幫助他人,感動的不行。但實際上,大部分聽者只是聽聽而已,因為畢竟沒有什么實際結果能證明這些意見是對的,而大部分人也沒有耐心去嘗試驗證。大部分時候他們內心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詢問只是為了想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除非是真的有成功經歷且邏輯嚴謹且兩人之間有深厚的信任的朋友,才會去認真執行你的意見。所以替別人操心真的是浪費了很多精力,而且幾乎沒有收益的一件事情。
深陷這三個坑中的實際結果是,自己的注意力被這些瑣事一點點消耗殆盡,進而沒有辦法再某一件事情上長時間的專注,如此往復,惡性循環。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終注定貧窮,因為他們終生被收割,終身不可能有真正有價值的產出,怎么可能最終變得富有?” 一針見血的評價。
當然,明白現狀和改變現狀是兩件事情,今天的文章主要是反思自己的注意力都被浪費在哪些方面,簡單羅列一下:
無關的資訊信息,各種的信息流。瀏覽前告訴自己可能會有用,或者干脆就不思考,直接被收割注意力。
在某些不相干的領域花大量時間研究但不產出。不產出是因為懶,因為沒有目標,沒有思考事情為什么開始。
玩游戲。沒什么可說的,就像抽煙一樣,明知有害卻還要去做的事情。
解決的方案也如下:
清理手機app,寫下每一個app的用途,打開前腦子過一遍打開的原因。定期清理不常用的app。
清理關注的公眾號,寫下每一個公眾號留下的原因,關心的領域要有內容產出,不管是簡單的記錄還是有計劃的學習。娛樂也要有輸出。
每天玩游戲不超過一小時。
按照這個思路寫下去會寫很多,但今天就寫三條,先執行好,然后再慢慢增加。每天進步一點點。
立一個flag,今天開始,每天寫一篇梳理一篇李笑來老師的基礎概念的文章,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