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小菊
《萬箭穿心》是繼《雷雨》之后,中國最好的一部悲劇作品。
女主李寶莉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在生活的摸爬滾打中,她依仗潑辣能干的性格,把自己一步步變成了女漢子。
丈夫跳江后,她委屈自己十幾年,艱難地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可是,雖然她委屈了自己,但并沒有換來婆婆和兒子的理解與同情,而是一再被嫌棄、被輕視,最后被兒子趕出了家門。
李寶莉的婚姻悲劇提醒女人:生活中,別把自己當成女漢子,你若委屈自己,誰都可以輕視你。
01.
李寶莉是個漂亮的城市女孩,性格潑辣而且能干,因為沒怎么讀書,她嫁給了讀書多,性格有點軟弱的鄉(xiāng)下男人馬學武。
她是賣菜人家的女兒,所以,生活中斤斤計較;嫁的丈夫性格軟弱,所以她處處強勢。
為了獲取更多的生存資源,為了讓家人生活得好一點,她在斤斤計較和潑辣強勢中,一步步把自己變成了女漢子。
丈夫單位分了新房,搬家過程中,工人坐地起價,這種本該男人處理的事,她二話不說,直接沖上前去,剽悍的與工人嘶吼起來:
“你蒙鄉(xiāng)下人啊,現(xiàn)在說加錢,你別以為老子好欺負,昨天說好了的,怎么今天就全成屁話了”?
她用女漢子性格,震住了搬家工人,卻也得罪了他們,給自己惹來了不該有的后果。
她維護自己利益的做法,不僅沒有換來丈夫的贊賞,還使他感到無比的難堪。
馬學武漠然的站在窗邊,看著樓下發(fā)生的一切,好像事情與自己無關。
東西裝好,去往新家的路上,本該由馬學武跟車,李寶莉又自告奮勇的搶先一步坐到車上,讓馬學武帶著兒子輕松的跟在后面。
到了新家,她指揮搬家工人抬家具時,不停的嫌棄他們碰壞了家具,磕壞了地板,惹得工人臨走時,給馬學武狠狠的扇了一把火:
“兄弟,我們雖然賣力氣干粗活,但家里老婆還挺賢惠,過得比你舒服多了,你被這樣一個女人管一輩子,真的挺可憐的”。
馬學武聽著搬家工人的話,強顏歡笑,此刻,他感覺自己男人的自尊,碎了一地。
聽到搬家工人的煽風點火,李寶莉從屋里追了出來:
“說什么呢?不要臉......別走,給老子站住”。
李寶莉一口一個“老子”的粗俗和潑婦一樣的大大咧咧,不停地刺激著馬學武的神經。
他雖是鄉(xiāng)下人,但讀過不少書,有不錯的文化修養(yǎng),看著雙手掐腰滿嘴臟話的李寶莉,他感到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當天晚上,他向正沉浸在搬家喜悅中的李寶莉提出了離婚,并正式睡到沙發(fā)上。
丈夫驟然提出離婚要求,李寶莉有點懵圈,她怎么也想不出丈夫離婚的理由。
她可是很舍得委屈自己,既潑辣又能干,漢子一樣的女人。
強勢的李寶莉壓根沒有想到,正是她的女漢子性格,為自己的婚姻埋下了隱患。
她沒有想到,在她斤斤計較、滿嘴臟話,不停的委屈自己,把她和馬學武同時弄得灰頭土臉的時候,馬學武的內心對她是鄙夷的。
她的形象在丈夫心中,一天天直線下降,馬學武由原來對她的愛戀,變成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輕視。
當輕視變成鄙視時,馬學武就要離婚,離婚不成就暗中出軌。
出軌后的馬學武,上演了一場被李寶莉捉奸在床,驚動公安,然后被迫下崗,想不開時跳江而亡的狗血悲劇。
李寶莉的女漢子行為,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她在把自己當成女漢子的時候,也沒有覺得委屈了自己,反而有一種成就感。
能為家庭爭取利益,能幫丈夫撐起家,對她來說是件十分開心的事,與委屈無關。
生活原本應該是輕松、愜意的,即使不能讓自己輕歌曼舞,也沒必要把自己當成女漢子。
你若把自己當成女漢子,可著勁的委屈自己,最后不一定換來身邊人的感激和體貼。
你的那些委屈,在自己看來也許是無所謂或不自知的,但卻會給別人造成錯覺,讓別人覺得你就是個輕賤的人,就該被輕視。
所以說,不把自己當成女漢子,不委屈自己,是女人對自己最起碼的尊重。
02.
生活就是生下來,然后活下去。
馬學武跳江一了百了,李寶莉要活下去,她的兒子小寶和奶奶也要活下去。
丈夫死后,李寶莉發(fā)狠的告訴自己:我不能心疼自己,再難再委屈,也要把生活扛起來。
她對發(fā)小兼閨蜜萬小景說:
“我不相信萬箭穿心,我要讓生活萬丈光芒,馬學武往江里一跳,奶奶和小寶我得罩著,我不會叫這個家散的”。
然后,她找到挑扁擔的何嫂子,和她一起挑起了扁擔。
挑扁擔是她能想到,能接受的,最快賺錢方式,但是挑扁擔雖然賺錢快,卻需要付出沉重的體力。
李寶莉不是不知道挑扁擔的艱難,可為了兒子,為了支撐起這個家,她決定委屈自己。
十年的光陰飛馳而過。
十年間,李寶莉用扁擔挑起了這個家,挑起了兒子的未來。
到底受了多少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用一根扁擔,讓自己從一個風情嫵媚的少婦,變成了徹徹底底的女漢子。
曾經烏黑的青絲生出了白發(fā),隨便的耷拉在臉上,當初體面入時的穿戴,已被沉重的扁擔磨的不修邊幅,靚麗的容顏也已經不再。
為了攬活,她站在路邊,一邊四處張望,一邊大口扒拉著簡單的飯食,樣子看上去和男人無異。
當年的李寶莉已經不復存在。
家成了她每天按時交錢給婆婆,倒頭就睡的地方。
兒子小寶本該由她陪伴的少年時光,全部交給了婆婆。
誰都知道,缺少陪伴的親子關系危如累卵,對兒子陪伴和教育的缺失,讓兒子對她越來越嫌棄和輕視。
小寶有什么話都說給奶奶聽,幾乎不和她交流。
她每次討好兒子想對他說幾句話時,都會被兒子一句話嗆回去:
“從小到大,你除了作業(yè)做完了沒,還會不會說點別的”?
兒子的話生硬、傷人不給她留半點情面,口氣里全是對她的輕視。
婆婆也在一邊緊跟著附和:
“你也是,關心要關心到點子上,說你沒文化吧”。
婆媳關系,從以前的婆婆要看她的臉色,變成了如今她看要婆婆的臉色,婆婆隨時都可對她發(fā)號施令。
只知道委屈自己,只想著賺錢養(yǎng)家的她,成了這個家的長工,只有賺錢養(yǎng)家的份,沒有絲毫的話語權。
李寶莉的婆婆,把兒子的死怪罪在兒媳頭上,她只想著李寶莉每天能拿回多少錢,根本不管她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
孫子小寶高考前,她對李寶莉說:
“小寶成年了,該上大學了,你的任務也算完成了,這房子是馬學武留下的,你抽空去辦個手續(xù),把房子過戶到小寶名下”。
說這件事時,她根本無需商量的口氣,完全是一副自己說了算的樣子。
而此時的李寶莉卻什么也說不出,只是摔門而去。
婆婆對李寶莉的輕視還不止這些,小寶高考前幾天,李寶莉沒有出工,她想在家里好好照顧兒子,給他做點好吃的。
可婆婆說出的一番話,直接把她踩到了塵埃里:
“你總在屋里晃來晃去的,萬一影響孩子的心情,不是多此一舉嗎?你呀,還是出去吧,等他高考完了再回來”。
為了兒子,李寶莉聽完婆婆的話,二話沒說,抄起扁擔出去了。
這時的李寶莉,只知道委屈自己,完全忘記了自我,忘記了自己還是個母親,還是個需要安撫的女人。
在婆婆和兒子的輕視中,她的身段越來越低。
她的婆婆,在明目張膽的輕視中,一邊怪罪嫌棄她,一邊放縱孫子對她的仇恨。
婆婆的做法算不上良善之人,卻被孫子視為柔弱的天使,成了他對付母親的幫手。
祖孫倆對李寶莉的輕視,已經到了讓人看不下去的地步,而一味委屈自己的李寶莉,已從根本上忽視了這些。
她的兒子小寶,只看到了母親的強悍粗俗,卻不知道父親暗地里對母親的傷害。
他可以接受父親出軌,卻不能容忍獨身十幾載的母親尋找溫情。
為了高考,他可以和奶奶把母親逼得無家可歸,然后再對母親和心儀的人在一起時,說一聲“惡心”。
一個兒子,能對自己的母親說出“惡心”二字,心中得對她抱有多大的仇視和輕視?
高考完畢,在三個人的慶功宴上,李寶莉的兒子不準她給丈夫敬酒,并對她發(fā)出來通牒:
“我跟你喝完這杯酒,你以后就不是我媽媽.....我現(xiàn)在終于長大了,考上了大學.....我再也不要你管,房子是我爸爸留下的,你搬出去”。
兒子的話,讓李寶莉猶如萬箭穿心,看著如此輕視自己的兒子,她顫抖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第二天,她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挑著扁擔走出了這個讓她萬箭穿心的家。
寫在最后:
李寶莉本可以不讓自己活得這么沉重與艱難,更不應該被如此輕視,她有機會也有條件讓自己活得輕松一點,更可以做到不被輕視。
但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她硬是決定委屈自己,把自己當成女漢子,而且沒有任何怨言。
丈夫在時,雖然有點軟弱,但并不是什么也干不了,她大可不必事事沖在前頭,事事都攬到自己身上。
她把自己當成女漢子,委屈了自己,最終卻落得出力不討好,馬學武對她的事事?lián)屧谇邦^,是反感而且鄙夷的。
馬學武死后,她要委屈自己去挑扁擔時,閨蜜萬小景是堅決不讓的。
萬小景是漢正街的有錢人,在得知她要去挑扁擔時,曾流著淚勸她不要委屈自己,并一再承諾要幫她。
但她拒絕了,她認為自己有的是力氣,也不怕受委屈。
她沒有料到,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換來感激和回報,委屈自己的越多,得到的輕視就越多。
馬學武雖然死了,但他把仇恨深深的種在了母親和兒子心上。
李寶莉即使再能干,再委屈自己,也喚不回兒子的心,兒子對她的仇恨已根深蒂固,仇恨越多,輕視越深。
李寶莉的婚姻悲劇,值得女人反復沉思。
身為女人,雖不需追求花前月下的浪漫,也不必讓自己日日輕歌曼舞,但至少要做到,別把自己當成女漢子。
因為,你若委屈自己,誰都可以輕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