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熊孩子撒潑打滾不聽話,就用這個方法

01對熊孩子教育的一次成功的實踐

我家孩子四歲,不算太熊,但也夠讓人傷腦筋的:自我主見太強,必須跟她講清楚道理才肯聽。有時候倔筋一上來,不管不顧就要你按照她說的辦,怎么跟她講道理都沒用了。尤其在公共場合,會鬧出不少尷尬。但是自從學會了這個方法,試了好幾次,效果都不錯,忍不住分享出來。

就拿前天說吧,我跟婆婆帶著孩子在菜市場買菜,婆婆拖著個小推車,孩子非要自己拖著走。于是我們讓她拖著,路過一個咸蛋攤,我停了下來打算買幾個咸蛋。這都一個個地挑好了,孩子氣勢洶洶地拖著小推車走回來了,一上來就搶我手里的袋子:“不能買!我不讓你買!”說著就搶過了袋子放回人家的攤子上。

為了不引起更大的沖突,我只好跟人家說不買了,跟著孩子往回走,并且跟孩子說:“你記著,你這樣做是錯的。這個錯誤會讓你得到關黑屋子的懲罰。”

婆婆追著趕著要去奪孩子手里的小推車,還試圖跟她講道理,被孩子一把推開。我看在眼里,只是跟婆婆說啥話也別說,我回去懲罰她。

到了半路上,氣呼呼往前跑的孩子停了下來,我騎著電動車也跟著停了下來。只見她嘆了一口氣,靜悄悄地爬上我的電動車。

我知道她過了那股倔勁了,不動聲色地繼續往前走。

孩子跟我說話,我故意不搭話,說了兩三句后,才跟她說:“媽媽不想跟你說話,你不知道錯誤,媽媽得懲罰你!”

“其實,我早就知道錯啦!”

我心里一陣高興,問她:“哦?什么時候知道的?”

“你剛才一說要關黑屋子的時候就知道了……只是我不好意思說……”

我趁機鼓勵:“嗯,能勇于承認錯誤就是勇敢的孩子,知錯就改就好孩子!”

“那你回去還關我黑屋子嗎?”

我笑著說:“當然不關啦!媽媽關黑屋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承認錯誤、知錯就改,你既然都已經承認錯誤了,媽媽還關你黑屋子干嘛呢?”

接著,我心平氣和地跟她一起分析了剛才犯的所有錯誤:不能蠻橫無理地不讓媽媽買東西,但是如果你講出合理的理由,媽媽會聽從你的建議;不能推搡奶奶,待會要跟奶奶道歉。

于是孩子特意等上她奶奶,跟她道了歉:“奶奶,對不起,我剛才不該推你……”并擁抱。她奶奶高興得摟著她親了一下。

02要讓孩子明確自己的錯誤,不能縱容

很多孩子熊,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根本沒有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一定要讓他們明確自己的錯誤。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候的小錯誤絕對不能縱容。

熊孩子不聽話、愛折騰、講道理也不聽的時候,就實行冷卻隔離法,直到他不哭不鬧承認錯誤為止。

你可以規定一個角落、或在地上畫一個圈、或者直接找個專門的屋子,作為反省的固定地點,只要孩子犯了那種錯誤,就讓他待進去,直到他承認錯誤并且懂得要改正,再讓他出來。

孩子肯定不會乖乖待在那個地方,但你是大人,總會有辦法。

這兩天,孩子犯了錯,跟她講道理也不聽的時候,我就變成了她嘴里“不笑的媽媽”,跟她說:“給你五分鐘時間,你好好想想自己的錯誤。如果五分鐘之內沒有跟媽媽承認錯誤并道歉,媽媽就會把你關黑屋子。”

在我生氣的時候,孩子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知道自己的錯誤的,有時候只是礙于面子不愿承認而已。但是只要她肯承認錯誤,我就會變回她嘴里“愛笑的媽媽”,跟她“溫溫柔柔”地說話。

小孩子別看她只有四歲,卻很會察言觀色。對“不笑的媽媽”和“愛笑的溫柔的媽媽”特別敏感。

如果她總是跟我提不合理的要求,又不聽我解釋的時候,我就會板起臉不跟她說話。

她就仰起小臉問:“媽媽,你怎么不笑啦?你笑一個唄!”

我故意繼續板著臉說:“你不聽媽媽話,媽媽不高興。”

然后她就會反過來安慰我。

03光說不練,孩子終將有恃無恐

當然,說的次數多了,她以為你根本舍不得關她黑屋子,于是就有恃無恐。這個時候就得有實際行動了。

昨晚就是這樣,又開始跟我跳。說關黑屋子也不管用了,還說:“你要關我黑屋子,我就坐在地上,抓住桌子腿,你根本搬不動我!”

我二話不說,就拎起她放到黑屋子里關上了門。我家孩子長得壯,四十多斤的小孩子,要把她關進去著實費了不小的功夫。

孩子剛開始還在里頭橫:“哼,反正我也不害怕。”

我聽她窸窸窣窣地爬到凳子上去開燈,沒想到這個燈是壞的,就開始哭著扒門。

我跟她說:“你什么時候不鬧了,承認錯誤了,我就放你出來。”

孩子嘴犟:“反正我不承認錯誤!”

但是繼續扒門、繼續哭。

說實話我心疼得不行,畢竟是女寶寶,而且很聽你分析道理,平時我都是慣的時候多,小錯小誤的說一下就算了。于是多少養成了這種自以為是的、有些驕橫的性格,推人、頂嘴都是有的,我得下決心治治她。

鬧了足足有十幾分鐘,她哭著說:“媽媽,你先放我出去,咱們好好說!”

我心一軟,把她放了出來。

她倚到我懷里開始哭:“媽媽,以后你別把我關黑屋子了,我怕黑……”很好,至少還有害怕的東西,終于低頭了。

我摟著她,給她擦掉眼淚,輕聲說:“好,只要你聽話,媽媽絕對不會關你黑屋子!”

然后一條條地跟她分析錯誤,她都一一點頭答應。

04懲罰是必要的,關鍵是如何運用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韓映虹說,我們在無條件愛孩子的同時,必須堅持有原則的底線,懲罰對孩子的成長是必要的,但是關鍵是如何正確運用。

韓映虹指出,實施懲罰之先,應讓孩子了解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就要受到懲罰,至于懲罰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此外,實施懲罰要遵循適時、適當、適度的原則。適時,就是行為發生后懲罰措施應該馬上跟進,如果過了很長時間再懲罰,則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適當即懲罰的手段要與所犯錯誤有一定有關聯性;適度意味著過輕、過重都不可取。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王虹翔也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光有賞識與獎勵,在孩子犯錯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我這里所指的懲罰,是以教育為目的懲罰,是那些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所實施的教育手段。”

但是,不管你使用何種懲罰方法,一定要以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與核心,如果剝去懲罰的外殼,它的內里應該是對孩子滿滿的愛。

各位,切記切記!

a??S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