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說傲慢是一種什么感受?
昨天晚上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張電影截圖,是傲慢與偏見里伊麗莎白與達西先生的一段對話:
達西先生,你傲慢嗎?
你覺得傲慢是卻似那個還是優點?
竟意外收到了一位初中同學這樣的評論:你的傲慢是優點呢
沒有五雷轟頂這么夸張,但也是小吃一驚,當下便持續了3-5秒鐘的自省,自己一直對外營造雖不說是謙卑有躬,至少是禮貌待人吧,怎么會給別人留下傲慢的印象?
天地萬物,形形色色的人群熙熙攘攘擁擠在物欲縱橫的大熔爐里,大熔爐又劃分了無數個小的孔,密密麻麻,讓造物者都甚覺惡心。而這每個其貌不揚的小孔,自成秩序,各有其存在的意義,有銹跡斑斑的銅孔,里面是生活掙扎不堪的可憐人;有透亮富麗的,那里滋養著一群靠虛偽發光發亮亮的螻蟻;
好多個小孔啊~自己屬于哪一個呢?不為而知,只希望能對得住良心,雖然不能保證百分百的無愧于心,起碼能在用嘴吐慌的時候,不會做出對別人產生實質性傷害的行為。
后來仔細回顧了我和那位同學的過往,其實并沒有什么正面沖突,甚至還有過一段掏心掏肺的時候,只是后來因各自選擇,就散了。而他所謂的【傲慢】,大抵是久別重逢后的物是人非吧!
我們會因為許久未見而感到高興,但過后的平靜也讓人唏噓。時間不僅會沖刷曾經用心編織的記憶,還洗去了我們對各自的期待,有些時候,相見不如懷念,留有一寸念想,不讓現實毀掉過去的美好。
以前的我們,是一個不經意的指尖碰指尖就能羞紅了臉,晚上睡覺想起那個瞬間也能甜絲絲的不諳世事的小孩;是和朋友鬧別扭,可以冷戰好幾天,到最后還是拉下臉和好如初。那時候的小人兒啊,身邊永遠是芝麻綠豆大的快樂就能滿足,清澈的大眼睛里閃爍著廣袤無垠的綠意,那一片綠掩蓋了一切污穢的黃沙。
仔細斟酌了一下那位同學眼里的傲慢,不過是在滿滿熱情被澆滅之后的失望。已記不起當初的那個我曾給與了他什么,能讓幾年未見的時間里,仍能保持熱絡的態度。慚愧的是,那片綠草早就被灼灼烈日燒傷了根,還了一代又一代。回不去的當初,若強行讓碎了一地的鏡子破鏡重圓,那粘粘補補的裂縫仿佛在放肆嘲笑這一群可笑的小孩。
原諒我給不了以前的熱情,正如我在你身上再也看不到當年那個陽光少年,會一如既往的互相寒暄,但如果真誠給不了,就不要白費力氣去找回時光的影子了。
你我都不是那個穿著藍白相間校服在郁郁蔥蔥的操場上嬉戲的爽朗少年,近10年的沉默,讓風霜帶走了當時的無畏與天真,只剩下被世俗沾滿的成人處事之道。如果適當的冷漠冒犯了你,還請把滿腔熱情放在能愿意與你一起閉眼回憶從前之人。
并非過去不能回憶,只是向前看才能安慰自己走下去,有些感覺還不算太強烈,既然如此,何不等不惑之年,和隔壁老頭攀比誰的年少更精彩時,再掏出這個可以拿出來分享的談資呢?
我們還是會停留在各自的好友列表里,偶爾寒暄,但各自安好,足矣笑對那時曾真心對真心的我們。
祝安好,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