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六篇 ?學而第六則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傅佩榮譯文

孔子說:“青少年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長,行為謹慎而說話信實,普遍關懷別人并且親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認真做好這些事,再去努力學習書本上的知識。”

心得

前面五句都是針對“仁之本”的。在家對父母孝,在外對小伙伴們要悌,“謹而信”說話要謹慎,不胡說,做事要實在。“泛愛眾,而親仁”愛要廣泛地施與所有人,對人不要有歧視。如果發現有仁德的人,要特別親近,向他學習。關鍵是“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前面這些都做到了,再學習詩書禮樂等六藝之文,才可以踐行前面的一切,就成“德”。

敦品然后勵學,進德重于修業,這是孔子人格教育重要的特色。品位根干,學為花葉,本固乃枝榮。品德好,“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人若無德,則位高則惡重,權大則毒劇。《大秦帝國》中魏國公子卬(也許與史實不甚符)為位高權重,卻貪婪無度,好大喜功,多次掣肘龐涓,致使魏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河西之戰等幾次重創之后,一蹶不振,終失霸主之位。

反觀現在的應試教育,實質還是“一考定終生”。“成績大如天,德育”說的多,落實的少,并未真正引起重視。復旦投毒殺人案舉國震驚,各大高校的暴力事件屢見不鮮。我們的學生從小到大除了應試,不知道還會些什么?考試成績好就能代表真的好嗎?先做人,再做學問確有必要。

與學習成績相比,做人做事更需要的是情商。“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正是情商的具體表現。“一個好漢三個幫”,情商高才能使團隊有凝聚力,有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做leader,這個團隊才會有戰斗力,競爭力,才能走向成功。

? ? ? ? ? ? ? ? ?2016年3月16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學習論語第六則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譯文 ...
    讓文字溫暖心靈閱讀 1,545評論 0 0
  • 對我的啟示: 這兩天的內容都涉及到“忠孝”內容,我理解孔子推崇這種“忠”絕不是愚忠,孝也不而是愚孝。 事實上,孔子...
    綠竹綠竹10閱讀 812評論 0 0
  • 中醫四虛中的陰虛,指的是人體陰液虧損,陰不制陽。 陽氣過旺,則虛火內生,人體缺少體液濡潤滋養,內熱使身體呈現一派干...
    04b4574d4783閱讀 952評論 3 11
  • 考完試后,為了放松,跟朋友一起看了電影《一條狗的使命》,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影評說這是從狗的視角看人,很單純很奇...
    小尹_6f06閱讀 212評論 0 0
  • 我們都用最真的感覺去尋找最對的人,可是后來我才發現,最對的人不是一眼就能發現的,只有經歷了離別,紛爭,愛恨糾纏還不...
    高調模樣23333閱讀 30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