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可憐的人,有的天天被父母打,有的哭訴兒女不孝,有的控訴被人騙……可是有一些人看著可憐,其實是種“假可憐”。
魯迅先生評價自己筆下的孔乙己就說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個人物很可憐,但是也很可恨,自己不努力,落到那個下場也怨不得別人。
人們在面對弱者的時候,往往心里防御會大大降低,不太考慮也沒有什么顧慮。然而可憐的人往往存在消極的心理,他們一旦遇到波折、困難,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消極對待,不管不顧,甚至直接放棄。沒有勇氣面對、承擔責任,是內心懦弱的表現,最后變成可恨可悲之人,這些都是因果循環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在關心、幫助他人的時候,也要分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是故意假裝可憐博人同情,還是確實有實際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