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本書,寫作3萬字,追劇85集的寒假方法總結

親愛的讀者:

這是來自何以寬的第37封信。寒假正式結束,我清算了一下自己的寒假成果總結:閱讀書籍13本,其中實體書5本,電子書8本。寫文章20篇,保守估計3萬字。

此外,大小社交聚會10次以上。觀看3部電視劇,保守估計85集。觀看5部以上電影,10次以上綜藝節目,外加完成1個產品策劃。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超額完成自己的預期目標,同時還頗有些學習娛樂兩不誤的感覺。我是一個普通人,我能做到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到,今天就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心得。

1“讀書-寫作”自運營模式

在互聯網運營中有一個概念是自運營,它的意思就是以很少的力氣去推動整個流程自己源源不斷的滾動起來,從而達到既省力又高效率的效果。

讀書和寫作就可以圍繞自運營的方式來打造。它的模式有點像永動機,循環往復,永不停息。

首先,大量的閱讀容易使得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果自己不把它寫下來的話,這些念頭會妨礙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如果把它寫下來,就進入了寫作的階段。緊接著可能會發現:自己寫著寫著就會出現腦袋不夠用了,現存的知識無法繼續支撐自己產出更多的文章。

因此,自己又得馬不停蹄的去閱讀更多的書籍。通過以上的過程,兩者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形成了自運營的模式。

從整體來說,讀書和寫作的整體頻率都在提高,使得讀書和寫作對自己來說越來越成為一種重復性的下意識的動作。

如果一個人不斷的重復做一個流程,就會養成自運營的習慣。大腦會傾向性的認為,每天都需要做這個流程,因此花費的心智和力氣會越來越少。

2機械性與非機械性任務結合的多任務操作系統

現今的win7就是一個多任務操作系統,意思是兩個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串聯進行,實際上同一時間只運行一個。

觀看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就是運用到這個原理。每當我看書或者寫作累的時候,大腦提醒需要休息的時候,我就跑去看電視劇或綜藝節目放松。

這里我自己吃過一個大虧:由于電視劇的連播特性,很難能夠快速的從電視劇的狀態中抽身出來。所以,不推薦觀看電視劇。

如果是為了起娛樂放松效果的話,看電影和綜藝節目,或者外出社交都比電視劇的效果來得好。

此外,機械性與非機械性的結合還有一個例子是:一邊走路一邊聽音頻。我通常會在自己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帶上耳機,聆聽邏輯思維的每天碎片化知識語音。

3高頻嵌入場景的場景革命法

此概念來自于邏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吳聲的新書《場景革命》。這里只需要用到高頻和場景兩個東西。

場景就是一個地方,比如我在家里的客廳看電視,這是一個場景。高頻就是一個東西出現的幾率很大,比如咱們每天都要吃飯,那大米就是一個高頻使用物品。

我的寫作時間一般都是一氣呵成,固定時間內完成的。而讀書的時間,就既有固定也有移動式的閱讀。

我曾經用一個時間管理軟件精細追蹤自己的每分每秒的生活時間,發現碎片化時間往往東一點西一點,合起來一天卻可能是除了睡覺以外最多的時間。

也就是說,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能是在房間里面來來回回,不知道干什么。這就是一個場景。那么,接下去就是嵌入一個高頻物品。

我選擇的是kindle,一個移動式的電子閱讀器。我每天幾乎都拿著它走路做事情。

我把它時刻帶在身邊,并不是要時時刻刻閱讀它。而是把它當作一個高頻物品留在自己身邊,每當自己處于無所事事的碎片化時間的場景中,電子書閱讀器就能夠自然嵌入到場景中。

每當我覺得無聊的時候,我就隨手抓起kindle閱讀。每當我覺得電視劇看累了,我就拿起kindle閱讀,每當我鉆進被窩準備睡覺前的幾分鐘,我就抓起kindle閱讀。

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高頻嵌入場景活動。此外,我的實體書閱讀是分散在家里各個角落的,在客廳的時候隨手抓過來可能是A書,在房間可能就是B書。

根據每本書的主題,我可以大致確定適合閱讀它的場景。比如,文學類的小說就放在房間,在睡覺前需要放松一下身心就可以閱讀它。

除此之外,還有事情重要緊急度的時間管理習慣。這在以前的文章里面已經有介紹,這次就不再介紹。

以上就是自己的小心得。

參考書目:

《場景革命》吳聲

《把時間當作朋友》李笑來

《從0開始做運營》張亮

推薦物品:

Kindlevoyage1499元(就目前多方了解,其他兩個版本體驗均不足)

得到APP邏輯思維出品每天五條知識語音

aTimeLogger2時間管理軟件IOS付費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