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看懂Bitcoin Cash (BCC)

UTC時間2017年8月1號,在比特幣區塊高度478558時, 比特幣網絡出現了"分叉",一個叫Bitcoin Cash (簡稱BCC) 的鏈橫空出世!幣圈嘩然...

隨后,有的交易所和錢包服務商表示支持BCC,有的不支持,認為BCC并非BTC的真分叉,只是一種山寨幣...

很多人手里憑空多出了跟比特幣同等數量的BCC的幣,于是對于BCC,該買還是該賣,成了要考慮的問題。

做決定之前,最好了解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想想BCC到底有沒有價值?

好在談國鵬老師幫我們理清了比特幣擴容的整個脈絡。


長達三年的擴容爭議

比特幣盡管有諸多好處,但是每秒只能執行3筆左右的交易,相對于支付寶每秒十萬幣筆的處理速度,效率極低,并且網絡經常擁堵,一直為人詬病。現有的比特幣網絡越來越不能容納未來更多的需求,加上各種競爭幣的威脅,比特幣網絡升級迫在眉睫。

比特幣擴容一事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但各方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的共識。

對比特幣擴容之爭,主要有兩大派別:

  • Bitcoin Core
    即包括,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比特幣基金,最早開發比特幣軟件的這些人。
  • Bitcoin Unlimited
    即以礦工群體的群體組織,包括比特大陸這些挖礦的公司。
礦工提出方案:直接擴大區塊容量

將比特幣的區塊容量直接升級到2M,甚至4M、8?M。

從礦工的角度來想,原因很簡單:大的區塊可以容納更多交易,可以帶來更多的交易手續費。


眾所周知,比特幣每個區塊大概1M大小,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 以當時的考慮,1M的區塊大小已經可以容納大概2000多筆交易,也足夠多了。
  • 區塊容量不能太大,大容量區塊會出現問題,可能設計之初中本聰就對大區塊有比較深的顧慮。

比特幣的每一筆交易需要執行 sighash operation, 即簽名驗證的算法。簽名驗證的過程是非常耗時的,礦工需要去驗證每一個交易是否合法,如果sighash的值沒有限制,大區塊將變得危險。比特幣平均每十分鐘出一個塊,如果一個區塊包含的交易個數太多,sig operation 的簽名驗證太多,為了驗證整個區塊,需要花好幾分鐘時間,整個網絡就會處于應接不暇的狀態。

區塊擴容并非修改一行代碼這樣簡單。把MAX_BLOCK_SIZE=1000000 改成:... MAX_BLOCK_SIZE=2000000,只要涉及到簽名、哈希相關的算法,都會非常地耗時,需要修改的代碼涉及到上百行。如果誰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不存在擴容之爭了。


與礦工相反,Bitcoin Core極力不支持向大區塊擴容,推出了自己的方案:

方案一:閃電網絡

比特幣最早的版本就已經有了微支付通道功能,微支付通道可以處理大量的、頻繁的、單向的小額交易。

比如A對B經常有支付的需求,今天付零點幾個幣,明天付零點幾個幣,雙方建立一個智能合約,開辟一個特定交易通道,使得不經過比特幣主網絡,即可完成大量的交易。

閃電網絡則是實現了一個雙向的微支付通道,且實現了多個通道之間的打通,即若A與B之間沒有直接通道的話,還可以通過C或者D的通道來轉接。

閃電網絡好處就是,大量頻繁的交易其實都是熟人之間的,交易在鏈下進行,不走主網絡,0確認,轉賬速度如閃電般塊。若是應用起來,比特幣的轉賬速度絕不比微信掃一掃慢!

但是礦工們極力反對:

  • 閃電網絡是BlockStream公司提出的,Bitcoin Core中很多開發人員都是BlockStream 公司的,而Block Stream公司屬于盈利性公司。擔憂比特幣被Block Stream公司所綁架,變得中心化。(實際上,閃電網絡是一套開源項目,任何人、任何組織都可以加入、設定自己的閃電網絡網關、加入做自己的業務。開源的程序不存在中心化的說法。)
  • 以上只是借口,實則礦工利益受損,大量交易移到鏈下進行,礦工無法收取這些交易的手續費,直接損失到了礦工們的利益。但明顯,閃電網絡的應用對比特幣用戶是非常受益的,甚至可能讓這種支付方式真正地在現實中流行開來。
方案二:隔離見證

比特幣的每筆交易包含交易信息和見證信息兩個部分,交易信息即誰在什么時候給誰轉了多少錢,見證信息就是哪些節點在什么時候驗證了交易信息的可靠性。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時,將兩種信息放在了一個區塊內,隔離見證的思想就是:每筆交易里,能否去掉一些數據,比如交易簽名,把交易簽名這部分放到別的地方去(另外單獨存到witness的結構當中),由此單個區塊可以承載更多的交易。

隔離驗證的好處有很多:

  • 解決了交易的延展性問題。即一個交易廣播后,攻擊者有可能篡改交易簽名,從而造成txid被修改,使得用戶找不到發送的交易。隔離驗證將簽名信息與txid隔離,攻擊者將沒有“通過改變簽名從而改變txid”的機會。
  • 增加了交易類型。原本比特幣只有一種交易類型,Pay-To-Public-Key-Hash, 允許簡單支付給一個單一的公鑰。后可增加Pay-To-Witness-Public-Key-Hash和Pay-To-Witness-Script-Key-Hash,。
  • 隔離驗證能達到的效果大概相當于擴容了70%,在一定的時間能足以解決擴容的問題。
  • 傳統增加區塊的大小,簽名驗證的時間是呈平方級增加的,直接往大容量擴容實際上是不現實的事情。而使用隔離驗證方案,簽名驗證的時間則是呈線性增加,受到sighash operation 的數值限制較小。

但是礦工們又有意見了:

  • 隔離驗證太復雜!改得太多!
  • 堵住了某些人的利益。(AsicBoost事件,后面講)

紐約共識:隔離驗證+2M擴容

長達三年的擴容爭執,比特幣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嚴峻,以太坊總市值逼近比特幣,甚至有取代之勢,于是各方終于坐到了一起,在今年6月的紐約共識大會上,大家各讓一步,達成了一直意見:先激活隔離驗證,未來的6個月之內,將區塊大小升級到2M。


半路殺出一個BCC

紐約共識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比特幣幾年的擴容紛爭總算是要解決了,但就在此時,部分礦工(主要是比特大陸這些人)提出一個8M的擴容方案,并在8月1號直接進行。

就好像比特幣是一個病人,它的各個家長為了給比特幣看病,爭吵了3年,拖到實在受不了的時候, 大家終于達成了治療方案,都要啟動治療了... 但是有個別并未參與協商的家長,看到勢頭不對,不參與跟任何其他人協商,放棄治療,自己造了個比特幣第二......

比特幣盡管持續了三年的爭吵,但并沒有哪方擅自執行分叉,各方坐下來協商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不分叉,比特幣只有一個,只有大家都認可的比特幣才是最完美的比特幣,才是能走得更遠,擁有一個更好的生態和未來。

比特幣的病本來有治了,為什么這些人再造新幣?

先說個事:

ASICBOOST事件

17年上半年,發生了AsicBoost事件,比特大陸利用比特幣PoW的挖礦漏洞,空挖比特幣。這樣能給比特大陸每年能帶來高達一億美元的收入。

比特大陸(BitMain)——比特幣礦機硬件制造商。

AsicBoost——一種國外科學家的專利技術。

挖空塊——礦池每挖出一個塊,包含基礎獎勵12.5BTC,加上打包交易費的獎勵。而空塊里,除了一筆CoinBase的交易,沒有任何其他交易。正常來說,一個區塊能包含上千筆交易, 里面的打包交易費大約加起來能有1.5BTC的樣子。顯然,比特幣存在的意義是交易,而利用漏洞,專門挖空塊,對于本身就很繁忙,交易效率低下的比特幣網絡,是極不利于比特幣生態的行為。

事件引發的爭論點:

  • 比特大陸公司未經允許引用他人專利,另外,比特大陸公司在國內也去申請類似AsicBoost的專利,跨國的專利糾紛難以解決。
  • 利用漏洞挖空塊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如果只算是硬件優化那就無需受到懲罰,但這一點一直沒達成共識。

這些人,主要包括比特大陸公司,viaBTC礦池,OKex交易所,其實也是一幫人,之所以啟動BCC這個8M擴容計劃,原因也很簡單:

  • 隔離見證將修復ASICBOOST漏洞,不能再挖空快,每年少賺一億美金。
  • 以免費發放BCC的名義,可以拉攏大量的用戶,并且為自己和交易所打廣告,獲得知名度。

無論是ASICBOOST事件,還是分叉處BCC的事件,都是這些人,直接傷害的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生態,

短期的利益太誘人!


尷尬的交易所和錢包服務商

臨時出現了BCC這一招,大部分人都慌了,無論是比特幣核心開發者,還是各大比特幣相關的服務商,紛紛表示不支持BCC這些人的做法,以及不支持BCC服務,BCC分叉只是這極小的一部分人單方面的行為。。

先期,僅有國內的ViaBTC, OKex等平臺明確支持BCC,但是,凡是擁有BTC的人,在分叉的時候,只要使用有自己能控制私鑰的錢包,均可以獲得同等數量的BCC....對于普通人來說,不要白不要,不是么。

于是各大交易所這下就尷尬了,應對用戶壓力,紛紛不得不妥協上限BCC交易。

比如,有情懷的Coinbase等網站宣布不支持BCC,跟用戶說,想要獲得BCC就到別的交易所去….于是真“分叉”后,CoinBase受到用戶集體訴訟, 一點辦法都沒有....


未來可能

  • BCC,一時成為新的炒作標的,普通人看不懂,甚至認為8M才是未來,果斷要坑死一批人。
  • 在金錢面前沒有情懷可言,更多的礦工可能轉向BCC挖礦,事情則會變得很微妙,BCC短期會炒高,但很難相信它長期會有什么價值。
  • Bitcoin Core 將不得不加速推進隔離見證與閃電網絡激活,未來還有更大的紛爭。
  • 由于比特幣大部分算力被大的礦工所綁架,目前礦工挖礦所用的礦機都是使用專用的ASIC電路板上計算的。部分毫無底線的礦工也許真要Bitcoin Core 給逼急了,使得Bitcoin Core中的極端主義者,重新修改挖礦的PoW機制,推出支持普通電腦能參與挖礦的比特幣版本,將算力分散到全球普通人手上,恐怕會對現在的礦工造成更大的損失,也更惡化了真正分叉的可能性。
  • 有了BCC,那BCE、BCF、BCH還會遠嗎?

無論如何,BCC算是開了個頭,也讓大家知道,事件已經發生了,分叉也沒什么恐怖的。你唯一要知道的是,比特幣永遠是比特幣。

至于誰是真的比特幣——世界上只有一種比特幣,即——The longest chain。

戰爭已經打響,顫抖吧,這個世界!

我是蘇江,長期分享區塊鏈思考,歡迎加我微信與我交流:iamsujia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