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承受喪失的人重新回憶他每一個記憶片段時,他與過去事件的連結會一點兒一點兒地松開。
來訪者告訴你的事件,不再只屬于過去,通過你的傾聽,它們被賦予了新的生命,通過這個方式,現實具有了意義,最終,未來也具有了意義,于是,對來訪者來說,生命又重新顯現出價值。
一般人在經歷喪失事件的時候,都會經歷喪失的5個階段。
1.否認
這是充滿震驚、驚慌、麻木的階段,個人拒絕承認和接受現實。他們拒絕相信現實,認為事情不可能發生了,拒絕承認自己的感受,或者心理上回避,采取強迫自己忙碌起來來忘卻,總之,就是不相信,否認事實的真相。
當我們受到威脅時,我們會有意無意的利用否認這一防御機制來回避、簡化威脅或是提前預防焦慮感的滋生。我們會利用否認這一防御工具來關閉知覺通道,以回避那些知道后令我們痛苦不堪的事情。
2.憤怒
憤怒是第二個階段,我們可能毫無理由的發怒,也可能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憤怒。如果人們否認現實,那么企圖讓別人直接面對現實的行為只會激起憤怒。
3.交易心態
當我們漸漸平靜下來,我們會嘗試著與生活、與我們自己、與他人或者神靈做個討價還價的交易。我們希望能控制事態的發展走向,不愿意輕易相信事實,想討價還價地獲得我們想要的信息。
4.沮喪
我們開始有些悲傷,陷入深深的沮喪,我們非常痛苦,又不得不面對。我們意識到事實的真相是什么,意識到我們真的失去了,我們會開始陷入悲傷和沮喪的情緒中,這個階段很能很長,也可能比較短。
5.接納
在我們抗拒、掙扎、尖叫、妥協,最后終于感受痛苦之后,我們進入接納階段。接納不代表不再掙扎,但掙扎的結果卻未必就是接納。開始平靜地接納現實,接納我們的損失。終于可以坦然地面對現狀,面對自己。
我們可能不會那么精確地經歷這五個階段,或許我們只經歷四個階段:從憤怒到否認,從否認到交易心態,從交易心態再回到否認。這是一個過程,一個必然經歷的過程。
當我們還沒有準備好處理生活的打擊時,我們必然會覺得憤怒和自責,必然會嘗試著做交易,必然會因為難過而哭泣。
我們沒有必要讓死板的階段來指導我們的行動,但我們要知道我們必須在每個階段花點時間,才能實現最終的接納,才能真正走出來。
否認痛苦有時候會帶來可怕的后果,悲傷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它會隨著生理上的變化,心理能量會得到釋放。
如果你否認痛苦,只是憤怒,而逃避悲傷,心理的負能量越積越多,會對身體產生破壞性的傷害,會導致更多的生理疾病。
悲傷不僅是伴隨著損失而來可接納的情感,它同時也是人們健康的選擇。
在我們面對損失和改變的時候,哪怕是很小的損失和改變,我們都應該允許自己經歷這一過程。對自己溫柔一些,這是一個令人精疲力竭的旅程。
它會耗盡我們的能量,它會令我們失衡。看著我們自己走過這些階段,感受我們應有的感覺。
學習接納的藝術,盡管免不了憂傷。
賞金可以沒有,點贊??還是可以有吧,也歡迎你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