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首歌,回憶青春往事
聽說周杰倫又要開演唱會了,還記得,前不久微博上的00后都在吐槽,居然沒有人給周杰倫做數據,然后,一夜之間周杰倫登頂。那些都在社會上一線的打工人們,一夜之間拿出了自己的熱情,去給自己的青春、去給自己的偶像——周杰倫,老老實實地打榜。是啊,在我們這些人心中,他可是周杰倫,代表著我們8090這一代人的青春。他的名字、他的歌曲,珍藏著那個年代滿滿的回憶。
從《星晴》到《晴天》,從《時光機》到《公主病》,從《水手怕水》到《牛仔很忙》,從《聽媽媽的話》到《爺爺泡的茶》,從《東風破》到《七里鄉》,從《葉惠美》到《我不配》,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應該有一首“周杰倫”。或許是因為愛情,或許是因為親情,或許是敗于成長,又或許是一種陪伴,我們把所有的心情都恰好的寫在了他的歌聲里。
記憶中第一次聽到他的歌,是《雙截棍》,那是一個夏天,陽光明媚,路邊音響店里就放著他的歌,那個歌詞對不上的節奏和旋律告訴我,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的音樂風格。
在《七里香》的音樂時間里伴隨著的,是記憶當中作業的抄寫,同學的打鬧,伴隨《半島鐵盒》前奏響起的,是那個宿舍當中紛紛鬧鬧的起床聲,是窗外誘人響起的音樂鈴聲,以及那個擠好的牙膏。
在《一路向北》的音樂時間里,響起的是操場的軍訓,烈日當空,我們都流著汗,集體唱著周杰倫的《一路向北》,仿佛青春永不回頭。
在《蝸牛》的音樂時間里,我想起的是黑板上寫著高考倒計時,那個期待著日子來臨又害怕那個日子來臨的時刻。
在《稻香》的音樂時間里,我們告別了學生生涯,從南向北,從東向西,散落在各地,留下的只是對彼此的祝福。
在不知不覺當中,周杰倫已人到中年,或許現在,周杰倫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又或許,你已經變得不再那么喜歡他了,周杰倫也不再是當初你我喜歡的那個樣子了,但是,當年,最初聽到他歌曲的感動從未改變過,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周杰倫,更多的是那些曾經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人,還有那個愛聽那些歌曲的自己。他們,在周杰倫的歌曲當中重新著色站在我們面前,向我們說:“嘿,好久不見。”
如果回憶是一座城,那屬于青春的街道,一定就叫故事里。周杰倫仿佛就是那一座城里的標志,我們在青春里寫下太多的心事,很輕,經不起波弄,很純,經不起斑駁。
天涯的盡頭是風沙,紅塵的故事叫牽掛,青春的盡頭是回憶,回憶和時間開了閘,流淌出一個叫“紅塵”的客棧。我們把青春、故事、感情都寄托在這座客棧里,累了、倦了、痛了的時候,住進去,會發現初心仍在,青春永未散場。
給我們一首歌的時間,去這座城里找找回憶,找一找青春,也找一找當年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