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作者開始談論孩子的智慧,與孩子游戲及同孩子相處過程中感受的純真作為主線,講述孩子的特點。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學習能力很強,他不需要像大人那樣按部就班的學習。他在玩耍中就學會了一切——吃飯、穿衣、走路、跑、跳、感知別人的情緒等等。作者在試圖以成人的方法教孩子知識時,被孩子隨性玩耍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欲望和學習成果所折服。兒童那富有探索的大腦不斷的將已知事實和新的數據整合起來,做出假設并進行驗證,不停的給我帶來驚喜。孩子提出的問題讓作者發狂,確又合情合理。想起以前Vivian也曾經問過的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第一顆樹是怎么來的,第一顆雞蛋是怎么來的,人為什么會死,人怎么出生?后來她看了《小威向前沖》后問我小精子是怎么從爸爸身上到媽媽身上的,是拉手、抱抱還是親嘴呢……
在與孩子的游戲過程中,作者發現孩子的一切活動都是自發的,不像大人那樣去計劃一天或一周的工作與生活。作者一開始很焦慮,怕生活失控,浪費時間。可是當全身心投入到與孩子的游戲中時,一種全新的感覺產生了,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很難解釋怎么騎,但在某一時刻就突然明白了。作者進一步分析‘自發性’,認為成人是有偏好的,認為A比B好,B比C好,就有了想要的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孩子小時候是沒有偏好的,他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他玩的任何游戲都是那么的順其自然,無需計劃。記得vivian還不到兩歲時玩積木,就那么靜靜的玩了四十多分鐘,我只是靜靜的看著她,間或遞給她所需的積木,時間就那么靜靜的流淌。在養育vivian的過程中,只要她在專心的玩,偶就不干擾她,這點做的還不錯。但是對于互動游戲,做的不夠好,因為重復幾次后偶實在覺得沒意思,而她可以重復上百次……。
最后作者以意志和愛結束了全文,告訴父母們,要學會不帶憤怒、驕傲、或是負罪感的說不。只是簡單純粹的說不,而不加以評判。當我們想要去控制孩子時,要想到愛,要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純粹的愛。
閱讀p147-p244。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