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過了太多的心靈雞湯,聽過了太多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卻總要幻想著自己的與眾不同希望能打造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讓別人看到,是他們瞎了狗眼沒能認清這會發光的金子。從小到大,我們生活在一片虛假的歌舞升平中,總是被愛子深切的父母披上金甲圣衣,戴上天才的無冕之冠,我們被種種驚訝和贊賞所包圍,虛榮心膨脹成一個怪圈將我們包圍其中。自我良好的感覺讓我們受不了一點別人的憤怒,責備和不屑,總叫囂著想要和這個世界平等地談一談,亦或者兇殘地打一架拼出個你死我活。然而生活從來沒變成過舞臺劇,它又恰恰像極了一臺預備謝幕的舞臺劇。只不過有些人成為了謝幕的主角,而大多數人成了跳梁的小丑,或者說自以為是的跳梁的小丑。
? ? 朋友圈和微博似乎成了萬能的必備良藥,讓我們時時刻刻打著雞血,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充滿智慧,常常幻想,看,有一天我也可以如誰誰誰一般牛氣哄哄。于是我們堅信自己與眾不同,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平庸,于是我們去試圖尋找這世界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我們懷抱著最為遠大的夢想,卻站在最低陷的現實漩渦中,我們拼命努力,拼死打拼,也不過是為了在這世界求取一點點安全感和存在感。我們想要實現夢想,想要讓人承認我們的成功,想要人贊賞我們的成就,然而,夢想總歸太遙遠,現實總歸太深刻。我們總是被現實抽過無數個巴掌之后,才稍稍愿意承認,這世界或許就是這樣子,總有一些人成功不了,但仍舊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如此的平凡未來沒有能以一個披著金甲戰衣的蓋世英雄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我看到身邊很多人不敢去承認現實,不敢去承認失敗,不敢去承認自己就是不如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是一味地去詆毀各種潛規則,去為自己的種種失敗和打擊找尋理由。我們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就不敢發自內心地承認我就是失敗了,我就是被現實打敗了,然后再重新來過呢?對于很多人來說好像只要承認我被生活打敗了,那我的生活就沒有了夢想,再沒有了動力,好像承認現實是一件格外痛苦和困難的事情。前不久看過魯豫有約里朱茵的一段關于她和星爺的感情回顧,她說人就是不敢承認這個人不愛自己,不敢承認自己就是不夠愛,因為那意味著自己錯了。我想這不僅僅是感情世界的規律,也是所有人的通病,承認自己錯了,被現實打敗了,真的是一件很讓人挫敗的事情。我們不能也不忍去讓身邊的人擔心,與此同時,我們高傲的自尊心也不容許我們承認我就是無法實現夢想,被這落魄的現實打的一敗涂地。于是我們還是說著虛偽的謊言,趟著滿嘴的瞎話,在自己最親近的朋友和親人面前粉飾太平,給人一種盛世繁華的錯覺。
?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有夢想。說實話,我曾經一度在內心里想自己絕對不會成為那些平庸的為生活打拼的人,天真地以為有夢想堅持了就一定會實現。但其實現實之所以被稱之為現實,就是因為它夠隨機夠殘酷,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可大多時候你并不知道你能接受什么,一件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們口口聲聲的原則和底線這類基本的心里尺度,最后也不過在生活的壓榨下成了一點螢火般的存在。我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意外,因為機緣巧合,最后才成了現在的你,才有了你現在的生活。從小到大,我都告訴自己想當一名翻譯家,在眾多的科學家和教師這類職業中,似乎一個剛剛才進入小學校門的孩子是不懂得這么職業的名稱的,但我一直堅定著這個信念,期盼著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為一個翻譯家。但人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其實理想和現實從來不曾統一過,我并不適合當一名翻譯人員,也成不了所謂的大家風范。但在大學我還是選擇了翻譯作為自己的職業前景,可這又怎樣呢?我喜愛文字,熱愛那些古老的或者優雅現代的文字,但夢想給了我一個錯覺,它讓我以為我熱愛翻譯,熱愛這轉換交流文化的事業。但其實它只是我理想中的象牙塔,我的夢想沒有經過現實的試驗和考究,所以它突然在現實的挫折下變得一文不值,或者換個說法,它還是很有價值,但對于我卻不再是那個最為重要的夢想。于是我很想逃避,逃避自己維持了那么久的夢想和信仰,但其實我逃避的是自己,是自己無法面對現實中夢想破滅的那種感覺。我只能虛偽地向我的親人掩飾著自己對于現有的這份專業的否定和無奈,懦弱地繼續茍延殘喘在這并不屬于我的地方,就像很多人夢寐著輝煌燦爛的人生經歷,又渴望著平凡安穩的肆意人生。但真的應了那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們都說有夢想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現實過于殘酷。我想夢想這東西其實并不奢侈,奢侈的是現實,奢侈的是夢想中如何存留一份現實,讓我們不至于撞得頭破血流,而去抱怨現實的殘酷,卻不肯接受我們的夢想其實本就定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