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遙遠的救世主

從小,父親便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是一位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好朋友,好鄰居。

一直以來都很滿足自己的狀態(tài),因為我知道,無論在外面我遇到什么事,父親總會給我最大的支持。有親情做后盾,感情穩(wěn)定,友情常在,工作安逸,如此生活,夫復何求呢?

對了,還有唯一還不夠完美的是,我本科畢業(yè)后,男朋友還要繼續(xù)讀研讀博。于是,大學畢業(yè)那年,父母就說那我就先做份沒壓力的安穩(wěn)的工作,等他出來,一切都好。

于是,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安穩(wěn),等他畢業(yè),我的好日子就會真正地好起來了。

大概也是畢業(yè)那年,和比我小4歲的妹妹聊到這件事,我妹說了一句話,

“你應該想想,沒有永泉,你的生活應該怎么過。”

我忘了我當時的反應了,但這句話已經刻在我心里,時不時就出現下。

是啊,如果沒有永泉我該怎么辦?即便現在我和他感情很好,但如果我一直沒有自己的中心,沒有自己的事業(yè),把生活的重心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大概他會很累吧。

畢業(yè)將近4年,前幾天,和我弟弟聊到當年的狀態(tài),弟弟說其實當時他也覺得我的狀態(tài)不太好,只是他不好明說出來。我才發(fā)現,原來自己的問題那么明顯。恩,弟弟小我7歲。

16年10月,我不顧父母反對,堅決從工作了2年半的公司辭職,決定去深圳當船長3個月的學徒。遇見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雖然這段時間也有迷茫和焦慮,但17年的年后,找工作勉強算順利。

機緣巧合遇見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監(jiān),我表達自己有強烈的渴望去他們的公司。總監(jiān)開始表示會很欣賞我,并暗示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只是需要等半個月的時間。我原計劃在這段時間,在輸入一些更有誠意的作品。

當時的我,剛由于種種因素,拒絕了一家原以為必去無疑的公司。另外投的2家大公司,又被拒了。那位總監(jiān)又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復。找工作的焦慮感滿滿覆蓋著我,于是在招聘網上海投“運營”崗。

面試了好多家,大都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了解到廣州的薪資比深圳1~2K。雖大部分都給了我offer但愿意給到我理想薪資的卻不多。

最終,我選擇了一家互金公司。有3個原因:

1 面試我的負責人很認可我,她說,雖然我沒有經驗,但我這樣的沖勁一年進步的空間很大;

2 從hr態(tài)度的轉變,能看得出來負責人對我很尊重,并能給我期待的薪資;

3 他們催我入職催的很急,剛好我面試也挺累了。

到今天,入職剛好一個月,也許像ssf哥說的那樣,我可能因為經驗,也可能因為性格,我表現出來的行為,和我說的“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這句話,我一直理解不了。

于是,我找Mari黃大仙。她說,我是太貪心,什么都想要,想要好公司,好領導,高薪資,還能給自己學習的平臺。但是好的團隊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創(chuàng)造的。ssf就看到我把平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成敗都寄托在平臺上,所以他寧愿我不去,怕去了以后,沒有達到我的期待,我會怪他。

這些話,我似懂非懂。

直到今天(20170326), 我找了我很喜歡的蒙蒙聊天,我說出一樣的困惑。

蒙蒙說出來4點:

1 學習,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沒有人能幫你。

2 無論在什么公司,都不能寄望別人手把手教你,要學會自主學習。

3 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將來,寄托在別人的身上,包括自己的伴侶。

4 強烈建議我看看《遙遠的救世主》的小說或電視劇。

我以為,我已經很理解這句話了——“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直到最近,前后4個人再一次和我強調這個問題,我才意識到:是不是,我還是沒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學習工作生活,從來都是自己的事,不要寄托于別人,也不要理所當然地要求得到。

而是,要“干一行愛一行”,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為老板解決問題。

好好學習,提煉自己的技能,打造核心競爭力,才是王道。

不要抱怨環(huán)境,而是要主動解決問題。

知易行難。

感恩感謝身邊這些當我鏡子的戰(zhàn)友。Best wishes!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