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姊(二)

我家是做蛋糕、甜點的,是個小生意,也是個累生意,卻是我們一家人的生活來源。

而這個飯碗,是我姐姐發現的。

姐姐很有長遠眼光。我初三那年,她從上海打工回來,家里的處境還是比較差,姐姐那點工資根本改變不了什么。

而家里要蓋房,需要錢。

當時,離我家不遠的市里,有一種小吃特別流行,簡直達到了瘋狂的境地。有些人蠢蠢欲動,也想學些手藝,在另一處也賣這個。因為整個市里只有那一家。可是,他們怕賠本,他們擔心這個點心的暢銷只是三分鐘熱度。

但是姐姐看的更長遠,畢竟去上海打了工,見識還是長了點的。姐姐就勸告爸媽說,只要我們把手藝學到手,把店先開起來,把人都吸引過來,有了顧客群。就算這種點心不流行了,還有別的點心可以學,照樣可以吸引老顧客。

畢竟人都是活的,大家的口味在變,我們只要多學些手藝,就好了啊。

簡直就是哲理啊,我到現在都很佩服我姐。我是沒有這么高的覺悟的,有點愧對我媽媽給我起的名字啦。

我爸媽都被說服了,他們拿出全部的積蓄,學了手藝,開了店。剛開始的時候,店里的生意紅紅火火,簡直不能再好了。每天人山人海,顧客排起了長龍,車流不斷。爸爸媽媽每天忙的要死,卻也笑的要死。

這樣一直持續了一個月,雖然有些短,但是創收的資金,已經夠我家前期蓋房子買建筑材料的錢了。

之后,媽媽就又去學了別的手藝,爸爸就回到老家,拿著初期的收獲,開始蓋房。

我家的飯碗有了,房子也有了。一家最核心的兩個問題都差不多解決了。家里整天樂呵呵的,別提多開心啦。而這一切,來自我姐姐的眼光。

漸漸地,姐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可是,姐姐是有追求的。她不想就嫁個農村人,在家做飯,洗衣,照顧孩子。可是,市里人又看不上我家。

一拖再拖,姐姐的婚事還是沒有著落。爸媽擔心了,就開始很催,讓姐姐相了好幾次親。

姐姐實在受不了了,就又出去江蘇打工了。

就在江蘇,姐姐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他們一見鐘情,之后,姐姐回家后,他們仍在網上聊的很開心。姐夫鼓起勇氣,一下子買了車票,從江蘇來到我家,向我媽提親。

我記得那是春節期間。

姐姐完全被姐夫感動了,當時,就下定決心,不管家離得多遠,此生就是跟著他了。

可是,媽媽那幾天卻哭了。

因為,媽媽設想的是大女兒就在自己身邊,二女兒讀書好,成績好,可以出去讀書,嫁個遠遠的婆家。總之,兩個女兒有一個是在身邊的。可是,現在,姐姐卻找了個這么遠的婆家。媽媽受不了啦。

但是,我媽媽是個開明的人,看到姐夫的為人,對姐姐的照顧。媽媽的心漸漸柔化了,她同意了姐姐的婚事。

就這樣,姐姐要遠嫁江蘇啦。

姐姐之后的生活就如跨文化交際中所講的,經歷了蜜月期,挫折期,調整期,適應期。

剛開始,小兩口的恩恩愛愛。到后來的各種吵架,和婆婆的不和,姐夫的玩性心強,沒有長遠的生活目標。兩個人的三觀并不是太合。

受了委屈,想回娘家,卻不能任性地就回。身邊連朋友也沒有,吵架了,連一個安慰她的人都沒有,她就想回家。

懷孕的時候,惡心的要死,反應特別大。姐姐實在受不了,就回娘家了。

之后,她帶著孩子,一年最多回來兩次。生活所有的不合,只能自己消化。

她的訂婚我參加了。結婚沒有,因為太遠,而且,我在高三,學習壓力大。她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也沒有去看她。

我總覺得自己欠姐姐的。

我只有努力拼搏,當姐姐需要我的時候,我能貢獻這份力,我就很滿足啦。

長姊,你在我心中是獨特的,我愛你永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