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哎!惡魔在人間!”老公從手機里抬起頭。我知道他說的是吳謝宇弒母的事情。其實我很不愿意談這個人,盡管我也看了不少有關這個案件的新聞,我也為這個人的冷靜與瘋狂,冷酷與狂熱,清醒與混沌而不寒而栗。但我的確不愿意談他。因為要去探尋他弒母的原因,就必須說到他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個老師——謝天琴。盡管我們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但母親與教師雙重身份疊加在一起的這個人,她的生活與命運,都是如此地悲哀。這種灰色的悲哀,竟然讓我不想怒罵,不想義憤填膺,不想逢人就議論一番,嘆息幾聲。因為,沒有什么悲哀比老師與母親的悲哀更沉重,更絕望。
? ? ? ? 先說母親吧。一提起這個詞,我們會想到很多畫面,很多詞語,很多詩文,很多故事。比如懷抱,乳房,飯菜,衣裳,比如無私,偉大,寬厚,辛勤,比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比如那個被兒子挖掉心臟,還要在兒子摔倒時問“兒啊,你疼不疼”的母親!古今中外,連語言、文化的隔閡都無法阻止我們對同一種身份與情感認同的,只有母親!
? ? ? ? 然而無論我們怎樣去歌頌母親,母親依然是這世上最卑微,最易被忽視的人。你在戀愛、升職、事業成功時,最想分享快樂的,是不是母親?你在失戀、倒霉、前途灰暗時,最想埋怨的,是不是母親?你成功了,母親不見得有多少功勞,你失敗了,那一定是母親教育的不好。今天的中國,多少母親都是第一次學著做母親,個中艱難、酸甜苦辣、無法向人訴說的種種……有誰想去體會嗎?在這跌跌撞撞的過程中,缺乏指導、幫助、安慰,甚至沒有重來的機會。在生活中,我時常聽到這樣的指責:“就帶個孩子,你也帶不好!”“只會生,不會養,還不如豬!”“連自己的孩子都管不好,你還有什么用!”我只覺得悲哀!會做母親的,有多少個?僥幸做好的,又有多少個?而那些跌跌撞撞的大多數母親,她們的光明在哪里?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是每一個男孩與女孩都會成為科學家,但每一個男孩女孩都會成為父親和母親。當我們的社會真的把培養母親當成最重要的事業的時候,母親才會真正成為最偉大的人,我們的國家才是真正走向成熟和文明!
? ? ? ? 再說既是母親又是老師的人吧。其實就是女教師了。我曾聽到過某人對一個女教師說:“你連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你還有什么臉教育別人!”這真是最有殺傷力又最被社會認可的一句話了!但同時,難道不是最苛刻的一句話嗎?如果真要把家庭角色的成敗與事業的成敗扯到一起,那多少人得羞愧地低下頭顱并辭職呢?可是為什么聽不到其他職業的人被如此苛責呢?一個女教師,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就全是她的責任嗎?有沒有一傅眾咻的情況呢?有沒有遺傳,基因的變異?有沒有教育大環境的影響呢?再說,自己的孩子教育失敗了,就一定教不好學生嗎?自己的孩子沒教好,還努力地、無私地教育學生,這難道不值得贊美嗎?
? ? ? 在這里,我并不是要替失職的母親、失職的女教師辯護。我只想說:作母親不容易,作教師不容易,對于又是母親又是教師的人,社會還是多從機制、環境、理念、方法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