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對象么?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或者沒有,請繼續往下看。
如果你有對象,你為什么還接?你的戀愛出了什么問題讓你向外尋求幫助和答案?
如果你沒有對像,你可知道為什么以及怎么找到對象么?
閨蜜曉冰和我分別屬于有和沒有兩大互斥陣營,我們都從清純老師的95分鐘在線學習課程中獲益匪淺。再次復習音頻的同時借文字幫助記錄和梳理。
帶著問題聽課永遠是效率最高的,課程之前,老師提供了五個問題說要講三個請大家投票,課程之后,我隱隱約約覺得好像都有講到:
1.哪找合適的人?
2.如何判斷是不是三觀相符
3.談戀愛談什么?
4.啪還是不啪,什么時候啪?
5.愛情是什么
1.愛情是什么?
這個答案有兩種。
一種是你我心中的愛情:牽手、吃飯、看電影、逛街、旅游、朋友圈里的甜蜜依偎或者啪啪;
老師金句:當你如何定義愛情的時候,你的愛情劇本就已經寫好了。你腦中想象的愛情的樣子在現實中存在可能性決定了你在現實中找到伴侶的可能性。
一種是科學的,有理可依,有論可證:生物學說人有交配的本能,遺傳的需要(男人展示肌肉、女人打扮性感和孔雀開屏沒差啊);心理學說愛情是可代替的情緒喚起(愛情和恐懼的情緒反映是一樣一樣的),有人會傻傻分不清清楚。
熊出沒:這種情緒感覺也可以人為制造,此刻警惕套路?。?!
PS:還有一種是錯覺(汗),明明嫌棄卻也可能被誤認為是深情,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么?
神總結:愛情就是腦袋犯抽抽好好說話!
愛情是高度的人際吸引,是高度的精神契合,理想伴侶事實上是后期磨合而來的。
2.哪找合適的人?
在找之前,有個要解決的問題是,要找個什么樣的人,只有畫出模樣來,才能按圖索驥啊。悲催的是,這也是個難題,我只能知道某個人不是我要的,但是卻不能夠準確地描繪出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樣的?
有人說要找一起讀書的,一起跑步的一起旅游的等等,然而,這些“一起”具有廣譜性,可以和好多人一起做,而不一定非要是對象,如果找個對象只是為了做一些可以和普通朋友一起去做的事情,那么對象或者則伴侶的獨一無二的親密又體現在那里呢?
給你提供車房,給你無限刷的卡,給你洗衣服做飯,替你照顧父母等等,是,這些確實不是普通朋友可以做的,然而,伴侶就是婚書契約下的免費功能性產品嗎?
擇偶標準,有些人可以清晰準確地脫口而出,另有一些人卻是鏡花水月;
請重點思考自己的擇偶標準,
請重點思考自己的擇偶標準,
請重點思考自己的擇偶標準,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有了模樣,就拿著圖紙去“偶遇”吧
一個讓人崩潰又避不開的字眼——相親。相親實現理想對象的幾率只有百分之一二,甚至更低,相親不過十來人的我,默默在心里拿了個小錘子敲打,基數不夠,單身,活該!事實上,相親是個效率很低的事情,但是它貌似又是圈子不大的人的唯一途徑了,比如寶寶我(大哭)。
那就不相親了么?NO,NO,不相親連百分之一二的機會也沒有了,可以想辦法增加基數和頻數,比如各種協會或者單位組織的相親聚會,多對多的相親比一對一的更高效和節省時間。
這里配上曉冰同學的圖紙,看著好像高效了很多,事實上,小姑娘真的有男票了。
3.談戀愛怎么談?
戀愛關系是個亙古恒新的話題,會隨著時間和社會的發展而有變化,古代男尊女卑,愛在權下,有些情古難全,像李隆基和楊玉環,像陸游和唐婉;但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確是一樣的,進入戀愛親密關系,都要有個漸漸熟識的過程。陸唐就不說了,青梅竹馬,從小相伴長大,這關系的熟識度怎么著也十好幾年了,和離后十年沈園再見,感情也是滿滿的。李楊之間,即使貴為皇上,李隆基為了得到這份感情,也是用盡了心思,使盡了套路。
并不是鼓勵用套路,只是說戀愛關系需要花心思經營。
從陌生人到相識,到熟悉,到建立親密關系,這一步步,即使是遇到合適的人,也很有可能把關系搞死,唉,坦白說,看著好麻煩,心好累,比爬山累多了。太累了,寶寶要休息,先來盤藍瘦香菇,預知后事改日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