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路漫漫其修遠兮? ? 吾將上下而求索
---2018“絲路之秋”當代名師大講堂培訓心得體會
? ? ? ? ? ? ? ? 城關一小? ? ? 李娟紅
? ? ? 2018年10月26至10月28日,我有幸參加了由陜西省教育學會主辦的2018“絲路之秋”當代名師大講堂---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與陜甘晉名師智慧課堂教學研討培訓活動。這次活動把省內外名師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切實發(fā)揮到了極致,把他們課堂教學的先進理念,優(yōu)秀成果和鮮活課例展示給了我們廣大教師。為我們進一步學習、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在此次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10節(jié)名師現(xiàn)場課,以及他們的微專題報告和專家點評,確實受益匪淺。通過此次活動,我了解了一些語文教學的前沿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現(xiàn)就從兩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談談我的收獲。
? ? ? 首先,語文教學最前沿的理念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方面。
? ? ?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語言積累即字詞、背誦、語言經歷、訓練寫作(多讀多背)。交流溝通即能文明得體地說話,理解分析作品(多說多看)。梳理與整合即將語文知識結構化并在實踐中運用(閱讀理解和寫作)。
? ? ?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的直覺思維、形象、邏輯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發(fā)展形象思維(初讀感知,人物事物之間的淺層認識),發(fā)展邏輯(人物事理之間的關系,新舊知識結合),提升思維品質(根據已有經驗,不斷提高理解方法和能力)。
? ? ?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驗語言美感(關鍵詞詞句,精彩片段的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理解課文內容,課外閱讀能力)。創(chuàng)造(表達,作文)。
? ? ? 文化傳承與理解(背誦傳統(tǒng)文化,吸納多樣文化,參與當代文化)。
? ? ? 再次,結合名師課堂談談語文教學的設計和方法。
? ? ? 1、隨文識字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識字。 孫婷老師執(zhí)教的二年級上冊《樹之歌》通過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通過字理識字,讓學生觀察樹木和字詞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孫老師把樹人物化,用第一人稱介紹各種樹木。讓用“金牌大樹”評選活動貫穿整個課堂,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做代言人,評選金牌樹了解樹的特點,練習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好玩,又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小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目不暇接的一堂生機盎然的識字課。教師有激情,孩子們積極參與,設計有趣精妙,課件精美生動。課堂由字到詞,再到說話訓練,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低年級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導向。。西安市教學能手孫婷的示范課《樹之歌》,將我們帶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這節(jié)課側重學習方法的掌握,以識字方法和學文為重點,有歸類識字,隨文識字,并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了“金牌大比拼”,“真話大比拼”,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識字及認識、了解各種樹木。孫老師這種扎實有效的教學風格,精巧別致的教學設計,讓觀者賞心悅目,聽著酣暢淋漓。
? ? ? 2、學段目標清晰,抓住關鍵詞句,設置開放性的問題,突破教學重難點。甘肅省小學語文名師,特級教師徐世赟老師的示范課《白鵝》,首先從聽寫詞語“從容、厲聲、呵斥、大模大樣、三眼一板”聽寫6個詞入手,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3個角度建立構架,喚醒學生對課文的回憶。抓住“好一個高傲的白鵝”這個主線層層遞進。再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你從文中哪些詞句體會到白鵝的高傲?你是怎樣體會出來的?”引領了全文。尤其借助視頻突破重點詞“三眼一板”,更是匠心獨運。一個精當的、好問題的設計,為全文的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設,同時指向了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策略和寫作方法。語文課堂就要抓住有價值的內容教,以開放的思路結構教學,努力構建了一個真實的課堂。
? ?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課堂活力。 上海市名師,全國經典詩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戴建榮老師的示范課《江雪》 的方法獨樹一幟,采用吟唱的形式來讀古詩。課堂上戴老師從“入聲字”入手,教學生吟誦古詩,引導學生反反復復,認認真真的去讀。結合詩人的身世背景突破古詩的理解。整節(jié)課無論是吟唱還是學文,學生熱情高漲,學習氣氛無論是臺上的學生,還是臺下的老師,大家一起跟著戴老師嗟嘆之,歌舞之,吟唱之。將課堂推向了高潮。同時,戴老師微專題中講述給學生送詩,讓語文的學習深入到了學生的生活中。
? ? ? 4、從課文的寫作方法中學寫作。西安名師侯娟老師教授的《打船的鳥》,通過觀察翠鳥的外形特點,捕食的動作,體會動物的寫法,進而總結出寫作的方法,再通過圖片和視頻引導學生寫作。作文教學方法有的放矢。
? ? ? ? 5、對于長篇課文,長文短教,只教重點段落。全國小學語文名師,浙江省著名教師盛新鳳的示范課《半截蠟燭》。把課文編成課本劇的形式,讓孩子們表演出來。盛老師通過導演說戲、演員演戲、編劇續(xù)劇、觀眾評戲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導演說戲理清課文情節(jié),通過演員演戲刻畫人物性格,編劇續(xù)劇想象人物神形特點。這樣學生更能清晰情節(jié),體會到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母子三人勇敢的精神。實現(xiàn)了她主導的的“長文短教,高文低教,深文淺教(趣)”這樣的一個教學理念。盛新風的專題報告《雅學:和美語文的終極追求》,給我們詮釋了:和美語文的研究路徑——和美教學。和美教學,突出在:詩意、求和、尚美、導練、雅學。讓語文教學回歸語文的本性,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狀態(tài)。
? ? ? ? 6、講究閱讀策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全國小學語文名師,全國兒童閱讀推廣人將軍晶的示范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方法獨特,借助表格,讓學生梳理故事結構,在預測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領會故事意義通過一個表格貫穿整節(jié)課,重視閱讀“策略”的指導。閱讀“策略”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渴望。蔣老師日常在教學中都會用到表格,表格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情節(jié)結構,歸納知識體系。把閱讀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講故事,創(chuàng)編故事。這節(jié)課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編熱情,真正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編打開了一扇綠色大門。
? ? ? 7、課堂訓練要及時再及時。陜西師范大學附小特級教師王林波的示范課《落花生》課題一出示,就緊緊圍繞著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過程中,王老師時時以文本為依托,從寫作方法、表達情感的角度設計教學,重點交給學生寫作的方法。體會母親的不易時及時改寫母親的話,充分與作者、作品對話,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爭論激烈,課堂學習氛圍濃厚。“想要上好語文課要在課堂上傾聽孩子們在說什么,學會低下身子真正和孩子們溝通”。以讀代寫,以寫帶感受,這節(jié)課我聽到了思考的聲音。王老師在教學中提倡,學會用課文來教語文,課文除了文化之外,還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從讀的意識,專業(yè)的視角,孩子的視角出發(fā)。他的一句“用思考點亮夢想,用行動成就夢想”讓我震撼。
? ? ? 作為全國小學作文教學四大名師之一張祖慶老師的《五月三十五日》作文示范課,是一堂名副其實的作文教學視聽大餐。在課堂上,張老師將我們帶入了神奇的想象王國。他讓學生在通讀全書的基礎上,嘗試回憶情節(jié)要點,把握幻想小說的基本特點。根據穿越寫作任務,讓學生置身“懶人國”,選擇“奇人”,“奇規(guī)”,“奇事”,這三個點中的某個點,展開想象,寫一個好玩的小故事。在這當中張老師引導學生從小說入手,請孩子們當堂表述,在此基礎上又當即引導學生組織編故事,引導孩子們關注細節(jié),真正把細節(jié)描寫滲透其中。張老師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同桌兩人一起編,引導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動用所有感官,把自己感受到的內容寫出來。學生寫作,分享,追問。最后探討幻想小說荒誕背后的真實。這堂作文課張老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想盡辦法讓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而他的教育理念“挖空心思表揚你”在本堂作文課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對我們的寫作教學有很大的啟發(fā)。
通過本次觀課活動,我深深感受到這些老師的教學中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xiàn)了新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風貌。西安之行雖是春風得意馬蹄輕,一日看盡"長安花"。但認真感受和領悟起來,從教學理念,教本研讀,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反思總結上我輩仍路漫漫遠兮而求索不止。總之學習是一條幸福的路,我將會把學習到的知識嘗試應用到我的教學中,讓我的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