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有十分鐘,但是我要表白我的上海之行。因為那三天是我灰常灰常開心的時光。
我不知道可以這樣。
那感覺就好像我在其他地點丟失了其他的自己。又或者如同“平行宇宙”的理論,我在別處依然生活,只不過完完全全不是一樣的我。
三天的時間,上午坐地鐵去上瑜伽課。在地鐵里看我的科技大書《大腦的未來》,雖然時間有限,但是這書真的蠻好看。不吹!即使是講生物科學也不覺得枯燥無味。
瑜伽課上,放下內心的評判去吸收新知,溫故舊習。感覺自己的身心吸飽了氧氣,喝足了甘露。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暢快。中午飽餐一頓,為了省錢吃得經濟實惠,但每一口都格外仔細認真,這讓每一份平常餐食吃出了更加豐富的味道。
下午或是在家學習、補作業,或是是去看VR展覽,要么是陪著朋友學習,我在一旁讀書。縱使幾天下來都沒休息完整,可讀著那些有趣的文章,跟著作者游蕩在花花世界,感覺彼時頭腦的暈眩也分外有趣。
這三天或是獨處,或是穿梭于人群,或是與朋友媽媽聊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或是有個即使前一夜加班到通宵依然愿意陪我聊心中憤懣與期許到凌晨的好友,這一切,對了還有上海20幾度的陰潮天氣,都對我友好到開心不已。
包括回程的順利,品嘗機上餐的鮮美和情趣所致,“厚臉皮”要到一名泰國空乘小弟弟的微信號,只因為他長得好像我一名女同事。回京當夜,圓月如黃水晶一般掛在夜幕,我哼著歌,騎車回家路。
(時間到)
我意識到,不同于在北京的壓抑,上海三天的快樂在于時間有限。就像這限時寫作,在有限的時間就更想讓它珍貴地利用完,從而成就了一段珍貴的記憶。每天活在一個地方,習慣了兩點一線,習慣了工作生活的負累,以為這就是未來漫長的人生,所以生命過得日漸枯萎。但這三天告訴我,我依然可以有多種可能,生活依然有多重美好,而我完全有能力活出一個我喜歡的版本,甚至是多個令我驚喜的版本。
我,要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