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古城與古鎮,我始終是有種情結在里面的。
我特別喜歡那些尚未被過度開發的小鎮。那些地方干凈又安寧,歷經歲月的風塵,鐫刻著時代的變遷,滄桑古樸、恬淡優雅。
每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首先吸引我的必然是那些充滿了歷史感與滄桑感的景物。老房子屋檐下的雕花、斑駁的墻壁、屋角的青苔,屋頂的花草、屋旁的大樹,總像是在講述一段段流轉的年華。
會安(Hoi An city)就是這樣一座古城。相比起河內的熱鬧、西貢的大氣、峴港的喧鬧、芽莊的奢華與順化的“皇家氣息”,會安是座安靜祥和的小城,像一位身穿奧黛的姑娘,溫婉地站立在越南中南半島秋盆河(Tru Bon River)河畔。
一排排古舊的房屋,橘黃色基調的墻面,黑色的瓦頂,高低錯落的格局,同岸邊的椰子樹,一起倒映在秋盆河面。
會安古城被《美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人生必到的五十個地方之一;它因獨特的地理環境,而有著“東方威尼斯”的美譽。
Cat Tips:可從峴港騎摩托車前往,租金約6美元/天;或在峴港車站乘坐汽車,車程約40分鐘,當地人15000越南盾,往往向游客收取30000-50000越南盾。
千年古城,興與衰
會安是越南最早的一個商埠,距今大約有1500年歷史。公元5世紀的占婆王國時期,會安便是當時的著名海港,被稱為“大占海口”;到十六世紀,會安已發展成一個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交流中心,也是東方著名的大海港之一。來自中國、日本、東南亞及南亞各國的商船都在會安港進行貿易交流,甚至是英法、荷蘭、葡萄牙等西方國家,也先后在會安設立商站,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受到越南國王們長期權力之爭的影響,會安古城逐漸沒落;加之會安是河口港,水位比較淺,多年來的泥沙淤積,使這里逐漸淤塞,不再符合現代的通航條件,其地位最終被海港城市——峴港取代。
然而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福之禍所伏,禍之福所依。會安城在此后越南的數次戰亂中都幸免于難,小城中美麗的古建筑因而得以保留,平靜祥和氛圍也還彌漫在古城的每個角落。
在19世紀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會安港進行了大觀模的修整,讓這座曾經失落的港灣重新煥發昔日光彩。
Cat Tips:會安古城門票120000越南盾。(游客購買一張通票,可以從五大類別的景點當中各選一處游覽。也有許多游客不買門票從小路進城,城內除了日本橋、福建會館等地方一般也不怎么驗票。)
彩色的流年
初到會安,會被滿眼繽紛的色彩驚訝到。
古城里的建筑都是兩三層樓高的樣子,門前有個小花園。外墻大多被漆成明亮的黃色,充滿了溫馨的感覺。院內和屋頂大多都種滿了花花草草,走在街上,隨處可以遇見一枝伸出院墻的三角梅。
古城不大,整個會安縱橫只有四五條街道。這里沒有越南其他城市里如蝗蟲般穿行的摩托車,古城內禁止機動車通行。
你可以租一輛自行車,悠哉游哉地騎行在這座小城中,慢慢感受美麗的黃色帶來的幸福感。
會安古城里的建筑多由參差不齊的山墻、彩色鴛鴦的瓦蓋頂、用硬木做成的柱椽、門扇建成的房屋組成的深宅大院,而且大多前門通街道,后門邊河岸停泊碼頭。
有趣的是這里雖然商店林立,但城內的居民的生活步調緩慢,似乎還停留在百年以前。古鎮的生活,也許多年未曾改變過,住在這里的人,每一個都是氣定神閑、慢慢悠悠的。
和大都市里的現代化快節奏相比,這里的生活實在是太老舊了,卻舊得有條不紊,慢得有滋有味。
愜意的慵懶
漫步在會安街道上,會有種愜意和慵懶的氣息彌漫在你的心間。
路邊燈光幽暗的店堂里,出售琳瑯滿目的各種紀念品,從龐大的石雕、木雕,到精細的燈籠、版畫,還有繁雜的木偶、絲巾、筷子、杯墊等等。
三輪車夫殷勤的兜攬著生意,老者推著木制推車叫賣著青椰子。
不時從身邊走過或騎單車而過的、三五個一群的身穿“奧黛”的女學生們,衣袂飄飄,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秋盆河碼頭邊一大早婦女們便忙碌的買賣著一大早捕撈上來的魚蝦,旁邊的集市中各色各樣的新鮮水果、菜蔬玲廊滿目。
沒有店鋪的,當地人就隨意在店角屋廊下支起一個小推車或者腳邊放一只小烤爐,賣著冰沙、綠豆湯、烤玉米和不知名的當地小餅……
Cat Tips:在會安,可千萬別錯過當地小吃!
炸餛飩(Fried Wondon)云吞皮是米皮制作,炸過之后輕薄透脆,餡料是半個肉丸,口感Q彈爽滑。搭配蔬菜和蝦仁,淋上秘制醬汁就成了。
會安米粉(Cao Iau)是會安特有的一種小吃,它是一種干面條與碎面包屑,豆芽、青菜和成片豬肉混合一起用春卷皮包上,咬一口,滿嘴生香,據說這道菜只有在會安才能吃到,因為做這道菜要是不用會安城里Ba Le井的水,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
另一樣名小吃是當地人稱之為“白玫瑰”(White Rose)的春卷蝦,也非常可口饞人。白糯柔軟的米皮包裹鮮美的干蝦松,捏成玫瑰花樣,花心處撒上蝦松魚松,澆上酸甜汁,隨便撒些香蔥碎末,白綠相間很是好看。
會安是人杰地靈的好地方,這里的人有一雙巧手。滿大街的裁縫鋪和鞋店,名副其實的量身定做,一兩天的功夫,你就新衣在身了,而且價格便宜,款式多樣。離開會安時,女游客們都換上了一身新的行頭,滿意全寫在了臉上。
懸掛的風情
會安是個極盡風情的小城,這種風情,在民居或商鋪門前檐下處處懸掛的燈籠上飄揚四散。城中到處掛滿彩色的燈籠,由近及遠,每走一步都是一道不同的風景。
燈籠,是會安的一大特色,古城里隨處可見,宅院門口、古樹上、街道旁到處都可看到造型各異、色彩明艷的各式燈籠。屋里屋外的裝點,讓會安古城成了燈籠的世界。
每到農歷十五的會安“懷舊日”, 全城統一停電,家家戶戶掛出的彩色燈籠與天上的皓月交相輝映,好像一幅意境悠遠的中國畫。
當夜幕降臨,各種制作精巧的燈籠在宅院和臨街的建筑中次第亮起,使古城的夜色變得更加迷離夢幻。
燈籠照亮了廊橋,也映紅了河面,映襯著賣河燈的越南小姑娘臉上的笑容,使得會安的夜晚比白天更有味道。
Cat Tips:會安古城一定要白天逛一圈,晚上再出來走一走,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還可以花上$2可以讓船家劃船帶你游游秋盆河,在河上看會安另有一番味道,夜晚的河燈尤其美麗。
文化的交融
會安是越南最早的華埠,早在17世紀時就有不少從商的華人到此落地生根,幾百年來華人在此繁衍生息。
行走在會安古鎮,帶著斗笠的人不時出現在視野中,配合上古墻、舊瓦的背景,有種穿越古今的感覺。會安古鎮里只有四五條街,卻有五六個大型的華人會館、祠堂、寺廟,隨處可見的琉璃瓦和漢字,讓人覺得好似身處江南小鎮的一隅。
在會安建立最早的華人會館是中華會館,相傳建于明朝成化年間,1741年間名叫“洋商會館”,也曾稱“江浙會館”,館內如今存有文字記載的石碑,其中一塊為乾隆六年的石碑記述了會館的由來。
福建會館是會安城內最宏偉壯觀的華人會館,供奉著生于中國福建的天浩神。其余的如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瓊府會館、客家會館和五幫會館。這些會館建筑雄偉壯觀、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古色古香,所有這一切都一一證明著中越文化交融的悠久歷史。
像是這間廣肇會館,只要會講廣東話就可以免費參觀。
在會館內我遇見了一位五十年代從廣東移民過來的老華僑,聽說我也來自廣東,興沖沖地拉著我聊天。
他說從前在中國做老師,到了越南仍然教書。
他說沒有機會回去,但一直想念祖國和家鄉。
他說他在廣肇會館給人寫字,寫漢字的對聯。
他給我看他寫的字,比我的漢字漂亮許多。
會安作為一個古時的東南亞貿易港口,也聚集著大量日本僑民,并帶來了大和民族風格的建筑,使得這里成為南洋、中國和日本文化的熔爐。
著名的來遠橋位于會安古城西面的小河上,這是一條日本式風格的“廊橋”。傳說橋西居住的是日本后裔,東面則是來自福建、廣東的華裔。
來遠橋修建于1593年,橋頭立著兩只石猴和石狗,表示橋的修建始于猴年,完成于狗年。
橋兩側有一對聯:“屹然砥柱中流立,由此云衢萬里通”,橋邊有一座供奉天帝的小廟。
Cat Tips:參觀會館和來遠橋都是需要驗票的。
別樣的風景
如果你以為會安只有小橋流水,那你就錯了。也許是古城太過出名,人們都忽略了這里也有藍天碧波,也有綠野花田,也有夕陽余暉,也有生猛海鮮。
楚帶海灘 Cua Dai Beach
會安古鎮東面約4公里就是楚帶海灘,這是一處商業氣息并不濃的濱海沙灘,白色細沙和碧色海水吸引著游客在此漫步或是享受日光浴。這個沙灘綿延達30公里,根本不用擔心游人太多之類的事。
如果天氣好,可以在沙灘上租一個躺椅,一天的費用不超過1美元。會安本地人也喜歡來這里度假休閑。
Cat Tips:從古鎮出發,到乘坐出租車約10-15分鐘,費用大約70,000越南盾。不過更推薦在你從所住的客棧租自行車騎過去,四五公里,一路是越南的田園風光,稻田、水牛、白鷺,還有河邊的村莊和河里的魚舟。
美山谷地 Myson Valley
距會安40公里處,有一個地方與會安古城一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們同樣古老,那便是美山谷地(Myson Valley)。
美山谷地是越南人心中的圣地,也被稱為“越南的吳哥”。美山與一個古老的王朝有關,這個王朝就是越南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占婆王朝。占婆王朝曾經與在柬埔寨興建吳哥窟的真臘王國,以及在爪哇興建婆羅浮屠佛塔的訶陵王國,并稱為“東南亞三大古代王國”。
和世界上許多顯赫一時的王朝一樣,繁華過后,占婆王朝也只剩下一些精美絕倫但殘破不堪的遺跡,現在這里僅留下20座左右大小不一的斷壁殘垣。在1999年,美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Cat Tips:美山距離會安約50公里,沒有公交車,但每一個旅行社或旅館前臺都可以預定去美山的旅游團,每天8:00出發,有車去車回和車去船回兩種交通方式,其中乘船返回途中包含一頓簡易午餐,通常在15:00左右回到古鎮農貿市場附近的碼頭,比乘車返回多出2個小時。
迦南島 Cam Nam Island
迦南島地處會安秋盆河對岸,修建有水椰林,林中建有竹橋、垂釣亭等設施,同時投放了魚苗供垂釣用。島上除了傳統的水椰林游覽,游客的吃飯問題可以在島上的農家樂中解決,全部蔬菜均取自自家菜地,純天然零化肥,味道與在城市中超市買到的截然不同,吃過的人有口皆碑。島上有三個看點:沉香、水椰林、檳榔樹。
Cat Tips:在會安BACH DANG路上的碼頭處,可搭乘擺渡船前往。
Tra Que 漁村
Tra Que是會安周邊的一座寧靜的小漁村,這座小漁村四面環水,居住著240戶人家,他們依然在用傳統方式來收割土地。這里的老人家最早會從早上6點開始干活。這座沉睡的村莊承載著許多當地人溫婉而平凡的幸福,靜靜訴說著這個東南亞小鎮不為人知的原生態的美。
Cat Tips:從古鎮可以租自行車騎過去,一路是越南的田園風光。這里有一家叫做Tra Que Water Wheel的農場,在那里可以參觀越南傳統農業,坐坐“簸箕船”、騎騎水牛、享受越式按摩、學習越南民間舞蹈、學習制作宣紙、親手烹飪傳統越南菜,是體驗會安本土生活的好去處。
古色古香、中西合璧的會安古城,有人稱其為“越南麗江”。但與喧鬧繁雜的麗江相比,這里更加優美寧靜,讓人可以不自覺放慢腳步、放松身心,品味古城古今韻味,探尋一城文化慢旅,享受一段韻致時光。
走遍整個越南,會安是唯一一個我想再次探訪的越南小城,絕對值得你花多點時間去慢慢品味。
作者介紹:魔小喵,一只愛旅行的貓,和你分享有溫度的旅行故事和生活感悟。微博:@魔小喵旅行記
瀏覽更多魔旅行的文章,請關注“魔旅行”同名微信公眾號、頭條號,“魔小喵旅行記"同名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