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天就是2017農歷新年,這不,吃完晚飯,孩子們在我的英明領導和正確指揮下如火如荼的開始清潔整理“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內務衛生工作。
首先,我制訂了整理方針,堅決消滅一切不合理污染空氣的存在源……不管孩子們以往把臭襪子塞在那一處犄角旮旯收藏,今天務必貢獻出來,清洗三遍,然后收進儲物柜備穿。
然后,把孩子們從外面淘回家視若珍寶的小飾物小卡片,奇形怪狀的瓶瓶罐罐,本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而被損壞,還不愿意放棄的年代久遠的玩具零件等等,擺放充斥整個宿舍空間,如售賣不出的山寨商品,五花八門的小物件,全部整理裝袋納入地下儲物間,等待年后處決!
最后,把衣服被子以軍隊最基礎的內務要求整疊擺放――被褥要求:整整齊齊,平四方,側八角.蒼蠅飛上去劈叉,蚊子飛上去打滑!……
正在我集結好孩子們在我的眼前,馬上就要振臂高呼整理口號,侃侃而談整理方針的時候……“啪……”不知什么原因,毫無征兆的……眼前的世界變黑了……在這個神圣而莊嚴的時刻……居然停電了!
“媽,媽媽媽媽媽……我怕!我們怕!……怎么辦呢?有鬼嗎?到處黑漆漆的……”孩子們看到黑暗來襲,霎時間就亂成了一窩蜂。孩子們一把摸索過來抓住搖晃著我的手臂,小女兒干脆抱著我的脖子不放。她不住嘴的蹦跳著“嗷嗷”嚷嚷,呼出的氣息呵在我的臉上直癢癢。
“鎮靜,鎮靜……多大點事呀?看一個個嚇的,哪有什么神呀,鬼呀的,自己嚇唬自己。不就是停個電嗎?媽媽小的時候,停電再平常不過了。來來來,都過來,坐在沙發上不要動,媽媽去抽屜里找根蠟燭,聽媽媽給你們講過去沒電的日子媽媽是怎樣度過,還有媽媽對蠟燭的情深……等來電了再整理內務。”我一邊安撫著孩子們的情緒,一邊摸索著把孩子們安頓在沙發上坐好。隨后,我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筒按鈕,借著手機上手電筒的微光,向著自己記憶中蠟燭存放的墻柜抽屜找過去。
“沒有,怎么會沒有呢?明明在這里?”這個蠟燭是個擺放的藝術品小物件,還是上次逛街的時候在精品店櫥窗外看到,看到它很精致很美觀,蠟燭光潤的燭壁上還刻有精美的花卉圖案,是蘭花,一株開放的幽蘭!
雖然現在很少停電,我還是對蠟燭情有獨鐘。因為,蠟燭燃起時就會出現自己媽媽的身影,媽媽就如那株低調的幽蘭,對待工作謙虛謹慎不張揚。對待生活,她自己省吃儉用卻對我們姐妹百般疼愛呵護。所以,我喜歡蠟燭,我喜歡偷偷地吹動蠟燭燭花調皮地跳躍,喜歡鉆在被窩里或依偎在自己媽媽的身邊,看著媽媽在微弱的燭光里為我們姐妹縫補童年!
很是懷念小時候那些雖然物資匱乏但是不乏溫馨的畫面。蠟燭又是我們童年時期最長情的陪伴。停電那是常態,我們倒是樂于盼望停電。停電了,我們會樂顛顛的被父母指使著拿著稀缺的毛票和分幣去買蠟燭,順便找回的零錢也偶爾一次可以買顆糖塊兒潤潤心田。
再有,停電了,剛好屋里,院里,大街上成了我們小孩子捉迷藏的樂園。沒有多余的錢買玩具,于是,捉迷藏就成了我們樂此不疲的玩樂常態。那些犄角旮旯,那些柴草堆砌的所在,都是我們私密淘氣的領地。
“開始了,閉上眼,別動啊……我們藏好了你數一二三,數到十再睜開眼。”經過一場“剪刀,石頭,布”的輸贏論斷,輸了的一個就開始閉上眼準備抓人,抓到誰,誰就是下一輪的替換。
“噓……”最是不喜歡妹妹如小尾巴一樣粘著我,她老是動彈,還沉不住氣的“咯咯……”我總是一把摁住她攬在懷里,一只手捂上她的嘴,輕聲呵斥“別動,別笑,別說話……再動,不帶你玩兒,喂老貓虎了……”
所以,那時候每每看到停電就喜歡。
現在,生活好了,科技進步了,難得停電!最懷念停電后點上蠟燭的情景,喜歡那些難忘的蠟燭陪伴的時光,喜歡蠟燭沒點時潔白淡雅,點著時舞姿綽約,吹滅時淡定從容……隨后自己的思緒也就如翻騰的潮水,童年的所有美好都慢慢的如醇香的美酒,溢出腦際心間,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