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樓上就有鄰居開始裝修,因為未到裝修時間,也確實太吵影響家人休息,一口氣爬了5樓找到了裝修的鄰居家,進屋以后,我弱弱地說:你們在裝修啊?他們看了我一眼又繼續砸墻,我接著說:你們還要砸多久呢?影響到樓下鄰居休息了。這時,鄰居才說:我們先不砸了,等9點以后再砸吧。
下電梯的時候,我在想:雖然制止住了鄰居砸墻,但溝通過程中,自己表現出了不自信,按理說我是有理有據,急沖沖地過去找他們,我應該是“強勢方”,很有底氣,但反而表現出我是“弱勢方”,沒有底氣。
那講話時如何有自信呢?回想了下以往的經歷,覺得有以下幾點:
1、充分的準備
回想當年找工作面試的時候,雖然簡歷上都寫了介紹,但面試官真正問到的時候,就不自信了,表現出說話不自然,磕磕巴巴的,怎么辦呢?分析了下是主要邏輯混亂,所以就強制自己把簡歷上的東西邏輯理清,甚至背下來了,到后來面試官問我的時候,就能對答如流。
還有一次,幫表弟去某局領駕照,當時搞不清楚他駕照扣在哪里,雖然他跟我說了可能是某隊,但他也不確認,去了那個隊以后,工作人員就跟我說:你必須確定哪個隊才能辦,沒辦法我心里沒底,不敢肯定,只有再跑下樓去找相關人員去查詢,結果還是之前去的那隊。如果我當時有足夠的信息,講話就會很自信,當場會讓他辦。
其實,自信主要是源于充分的準備,比如是清晰的邏輯,足夠的信息,如專業知識,或者是類似的經歷,讓我們不會慌亂。
2、保持平和的心態
有一次家人在小區臨停,被保安把車輪鎖了,當時由于急于趕路有點慌亂,就跑上去跟他理論,甚至情緒有點激動,結果半天都沒開到鎖,后面一想,如果換種思維,把心態放平和,多一份自信,讓他先開鎖或者直接找他的主管,按照流程處理,鎖很快開了,也可以早點出發。
其實,平和的心態更能讓我們回歸到自信的狀態,就像演講前深呼吸,講的時候會更自信表現更好一樣。
3、用語合理,態度肯定
如果早上跟鄰居說的不是疑問句“你們在裝修啊?”,而是反問句“你們為什么這個時候在裝修啊?”,表達出我們肯定的態度,那這樣對方肯定就會很重視,而不是僅僅看了我一眼。
其實,我們在跟人講話的時候,常常自身態度不肯定,導致就不自信。這個時候,我們要多用肯定句或者反問句,來表達自己肯定的態度,再結合堅定的眼神,效果會好很多。
所以,下次在講話時,我們可以通過充分的準備、平和的心態、合理的用語等來展現自信,傳遞出不一樣的感覺。
上一篇:講話時如何吸引他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