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版44 | 你想不想要一個人生的作弊器?2017.08.23留言]
大家都讀了十幾年的書,然后進入社會也在工作過程不斷的學習,感覺學了一輩子。除了有些人看起來就是運氣好,賺到了錢,其他的人其實學來學去也沒什么作用。
歸根結底,是我們最終卻連基本的學習能力都沒有,這才是終生原地踏步的根本原因。
那我們所說的學習能力究竟是什么呢?如何才能判斷自己的學習能力如何呢?顯然,學歷是不能說明問題的。我們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判斷自己的學習能力。
評估學習能力,可以用進三個階段為依據:
一、能學會有人手把手教的東西;
二、能學會書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三、能學會沒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從三個進階看過去,絕大多數人第一個階段就不合格——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即便是那些有人手把手教授的技能都沒有學會,沒有用熟,沒有精進,就比如用筷子這件事。
我自己對于用筷子也是有跟老師描述一樣的心得,也用過這樣的方法教會了女兒輕松掌握。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多少人連用筷子這么簡單的事兒都一輩子學不會……
仔細想想,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教給了你多少東西,然后你就會發現,在離開學校離開老師之后,你基本上就要靠自己去學了。
自己靠什么學呢?當然是靠看書了,但為什么大多數人覺得看書沒什么用?他們認為看書學不了什么有用的知識,是因為二個原因:第一,不會選書,第二,沒有踐行。由于沒有踐行,沒有刻意練習,所以看書是真的學不到什么的。這時候很多人才知道,有人教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只可惜,現在有人教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兩個原因產生了阻礙:第一、你前面已經學過很多了,感覺自己的知識已經夠用了,最多只是需要積累一些經驗;第二、你長大了,除了你自己想要的課程,其他的家長親戚朋友,在你眼里,都已經不會再有什么人夠格教你什么了。
我們唯有在書里找老師,自學自踐,追求進步,這是學習能力的第二個進階。
很多覺得讀書學不了什么,那是因為,他們連第一進階,有人教的事情都還沒學會,更別說靠自己去看書了。
能夠自己到第二進階,而且能嘗到甜頭的人,才算對自我成長有了具體的體驗和目標,才有了“終生學習”這個需求。一旦開啟了終生學習這個模式,我們才有可能進化到第三進階,沒人教的東西也能學會。因為這個時候,要學會一樣知識,并不是簡單的學會一些皮毛,就如當年我自己無師自通學會了剪頭發、畫畫等,嚴格講都只是快速入門,那不算。我們要的是成為某個事情都佼佼者或是創新者!那么這時候書本知識已經不夠用了,或者說我們想學的東西書還沒有呢,那就只能靠自己摸索和觸類旁通,利用其他多維的知識,來搭建一個框架,再往里面填東西,人一旦擁有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力,那就是拿到了“人生作弊器”——學習能力!
走入第三個階段,實在是太難,教別人走入第三個階段,不是不可能,但也確實很難—— 因為難點在于絕大多數人并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去理解第三個階段中的重點。但若是非要簡單說,也不是不行—— 看讀者悟性了,因為真只看字面的話,以下的關鍵就好像是誰都會的事兒一樣:
+確定自己有強烈的欲望搞定這個技能;
+尋找最少必要知識,反復問自己:這事兒最關鍵的地方在哪里?
+馬上開始運用、馬上開始踐行;
+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學會,相信自己一定會通過踐行而進步;
+通過記錄,量化自己的刻意練習進程;
+不斷總結,不斷整理,不斷讓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腦子里有清晰的組織與關聯;
+絕對不能跟笨蛋斗氣,要珍惜自己的時間與生命……
在第三個階段里有過哪怕一次成功,后面就“開掛”了,你會發現你就沒什么不敢學的—— 很幸福;沒有什么學不會的—— 更幸福;學會的東西沒有什么是練不好的—— 不能更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