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青梅,我是你的竹馬

突然又想起兒時在鄉下的生活了。那時天很藍,生活很簡單,單純而快樂。

每每貪玩空虛不肯歸去,總是外婆挨家挨戶尋了過來,找到我時,外婆佯裝發怒“還不回去?”天擦黑時,響在村中的呼喚總是使我安心;一聲“回來吃飯”不知勝過如今的電話鈴聲多少倍,它總是親切而又溫暖的,讓我知道身后有道屏風在護著我,一直都在。

小時的我總是調皮的,玩起來便忘記了時間。總是會跟男孩子們一起,在傍晚時分玩那些男孩子愛玩的游戲。那時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所有的,只不過是撲克牌類的游戲,我們卻總能變著法兒去玩,好不快活。吃完晚飯,大伙兒會聚在誰家門口的場地上,玩著永不過時的游戲,一群人,不分長少,不分男女。那時連過家家的游戲都好像很有趣。

那時候,格外喜歡“野丫頭”這個角色,張揚快樂,不知“安靜”為何物,“淑女”是電視里才會有的人物。偶爾也會有點小悲傷,但是說哭便可哭,想笑就會笑。沒有顧慮,沒有掩飾。

我也是打過架的,不管和男孩子還是女孩子。跟男孩子打架,女孩子總是不會吃虧的。跟女孩子打架,才是真的有意思,不在乎兩個法寶——掐胳膊,扯頭發。明明痛的要死,卻總是逞強,不肯松手。眼淚鼻涕一把抓,卻總是誰也不肯先低頭認錯。打完架,互相詛咒一把,心里想著,永遠不要理對方了。然而幾天過后,又玩在一起了。

還記得一條沒有水的河邊有一顆彎倒的樹,那便是我們的天然座椅。幾個女孩子,聚在一起,搖著樹兒,唱著歌兒,談著夢兒,吹著牛兒。那種感覺,妙不可言。我們總會聚在那里,沒有約定,卻默契的把它當做“老地方”。高興時,一起談天說地;不高興時,一起分享,一起詛咒討厭的人或事。

那時騎自行車應該是件開心的事,放學后,南面的場上便是我們的樂園。自行車,互相撞擊,歡笑聲,不絕如縷。不知道曾摔過多少跤了,卻始終不會覺得痛。

誰家的大人從外地打工回來了,我們總是找著借口往他家去——一定能得到些零食。回來時,揣著一口袋零食,心里除了得意就是滿足。

那時的日子很簡單,簡單到給點陽光我就燦爛。那時的日子很充足,充足到每一天都不會感到空虛。

暑期時分,姑娘小伙們在家里大人的慫恿下,迎著驕陽,每人背著個口袋。也不會有人抱怨嫌熱,覺得的只有樂趣。

背著袋子干嘛?是去撿麥子呀!那時不似如今都有機器收割,家家戶戶都是手把鐮刀,那樣一把一把地割下來。那么急匆匆,總會有很多落下來。于是乎,我們就去撿沒被帶走的麥子。

都互相說是撿來換成西瓜。一群小伙伴相互約定著,“哎,我一會去拾麥,你同我去嗎?”然后帶上水就出發了。

誰走在最前方誰就可以撿到更多的麥穗。也還會有人為了幾個麥穗而發生口角,然而更多的是相互照應。你喝我一點水,我拿你一些麥穗。這樣的游戲總是令人歡欣的。

調皮的孩子總會去偷偷摘一些別人家未收割的麥子,被我們發現了,倒也會覺得不好意思。趁著乘涼,坐在陰涼處,一起談天,比比誰收獲多。記得那時玉米也長的蠻好,不知你們有沒有吃過玉米秸稈,折倒,竟像是甘蔗味道。小時候哪里有像現在這么多零食呀,再加上分享的樂趣,那便成了我們鐘愛的食物了。

然而回來后,真正能撿到的麥子,多半都會扔了,亦或是送人。誰還在乎能不能換到西瓜呀!那樂趣早已在路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還有剛學會打麻將那陣子,我和小伙伴都上了癮似的,整天嚷嚷著要去打麻將。我想倒不是麻將本身能帶給我們這么大的樂趣,真正的樂趣應當是來自伙伴們的陪伴。

我們打麻將不玩錢,而是賭喝水,喝自來水。我曾因為輸麻將喝自來水喝到拉肚子。后來的日子阿姨總會調侃那時的我,想起來總還是有趣的,總還是懷念的。

我還放過一陣子的羊,說是放羊,也頂多就是把羊羔兒牽到田里,喂它們吃飽,并看管著不讓它們吃了別人的莊稼。我是喜歡做這件事的,因為每次放羊總有人陪我。把羊用木樁栓在田里,而后都是我們的時光。

姑娘們會陪我抓螞蚱,會陪我摔泥巴,會同我背靠著背一起看日落,會陪我一起對著自己捏的小人相許著小小的愿望……多單純呵,多美好呵。



示子小姐說看到墻頭的柿子會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已經過去很久很久啦,久到我差點忘記這一切,要不是看到曾經寫下的東西我都忘了去回憶。

現在一切似乎都改變了,我慶幸自己經歷過這些,也慶幸現在擁有的不一樣的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家好。距離我上次寫開發日記,似乎有很久了。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我也正在換一個工作環境。Athena新增加的功能也...
    蔑視魔山閱讀 35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