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身邊常會有人說,你挺有天賦的。打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就想回ta一句,你全家都有天賦。
所謂天賦就是指上天賦予你的才能。換句話說就是你能比別人更輕而易舉的的完成一件事,而且比大部分人做得好。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這一點我從不否認。可是為什么會反感別人說自己有天賦呢?
大學畢業(yè)后的一年里,換過幾份工作,每一份都沒有絲毫的聯(lián)系。在辭去服裝銷售的工作后,決定去學習平面設計。本身大學學的是旅游專業(yè),沒有一點繪畫基礎。當時的想法就是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反正多學一點肯定不是壞事。?
接下來開始了每天晚上3個小時的設計培訓課,持續(xù)了3個月;之后找了一份廣告公司的實習工作。這時才意識到在學校學的那些理論和基礎知識是多么的“入門”,一個小任務就能急得滿頭大汗,常常面對著電腦不知所措。
就這樣自己變成了一個問題包,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一個接一個的提問中完成的,有時候擔心?問多了讓別人反感,就只能一個一個去度娘找答案,度娘解決不了的就逛貼吧,貼吧解決不了的再去問領導(多年以后和當時的領導變成了好朋友,有一次問他對于我當時每天問不完的問題持什么態(tài)度,不出所料,他常常都有發(fā)火的沖動,只是每次都抑制住了,確實,如果換?自己估計也沒辦法控制面對這樣一個蠢貨不發(fā)火的)。 當時因為軟件不熟練;行業(yè)不了解;自身能力差,別人半小時就能搞定的工作,我需要花兩倍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有一次剛做完,老板從旁邊路過,正好看見我做的設計,?然后走來我身后拍拍肩膀溫柔的說:真丑!于是乎工作沒多長時間,我就創(chuàng)下了月加班時間最長的紀錄。
自己算是一個挺貪玩的人,從小到大開家長會,老師都是同樣的評語,貪玩!原來一直認為工作后能有更多時間來玩耍,而且還是用著自己賺來的工資,盡管不多,可比伸手向父母要錢來得舒暢多了。然而接下來的一年里,幾乎?推了所有的聚會,除去加班和學習,剩下的夾縫時間也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因為這樣原本幾個關系挺好的朋友,慢慢疏遠了,后面就徹底斷了聯(lián)系,原因就是每次約聚會都沒有參加,或許在他們看來至少有一半的加班是借口吧。
后來除了加班和學習之外,還常常幫身邊人做點小設計,都是免費做,因為覺得就自己這破技術,有人愿意給自己機會就不錯了,當練習做,?還省掉了自己去找練習的時間,這怎么也算是實操,是吧?做的多了,身邊的朋友也知道的多了,?有的朋友就覺得設計挺有意思的,他們也想去學。我告訴他們這個班學不了什么,就是一些軟件的基礎工具,花點時間自學就行了,有不懂的我可以幫幫他們。于是他們去報了更好的班……
不久之后,“學弟學妹們”畢業(yè)了,問我怎么感覺什么都沒有學到?我又告訴他們多看,多練,多想;慢慢的就上手了,有什么需要可以隨時問我。再之后,他們把一切歸咎于天賦。就從那時起,身邊越來越多人覺得我做得好是因為有天賦,他們都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理所應當做不好。
就這樣,我開始討厭“天賦”這個詞,它把你付出的所有努力幻化成基因,那些快把自己抓成禿頂?shù)囊雇硪膊贿^是劇情需要。期間隨著設計能力的提升,自己能有抽出更多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就又倒騰起攝影,有空就上上網(wǎng)課,看看攝影教程,每周都盡量抽一天出去拍照……
時至今日,我的天賦已變成了攝影。周圍的不少人建議我去開攝影工作室,畢竟我不去就浪費了天賦。
呸!!!
(?僅給自己留個紀念,看得出對于寫字就是完全沒有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