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jīng)
撒母耳記下9:1-13
撒母耳記下9:4 王說:“他在哪里?”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里。”
解釋
國位鞏固的大衛(wèi)王希望善待約拿單的后裔,于是乎到處尋找他的后代。
心得
許多人讀這段經(jīng)文,總會被大衛(wèi)王的仁慈所吸引,而我這次卻被這位默默無聞的瑪吉所震撼。這些年來,原來是他一直在照顧著這位米非波設(shè)。照顧米非波設(shè)容易嗎?不,一來他是殘疾人,可能點點滴滴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另一方面他還是前朝王室后裔,弄不好會引火燒身。比如咱們堂堂中華文明古國,有幾個前朝宗室能有好下場的!
值得玩味的是,這個在米非波設(shè)最艱難時一直照顧他的人,后來卻就此消失在了經(jīng)文中。是的,現(xiàn)實就是如此殘酷。正所謂“人情相見不如初,多少賢良在困途,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間無”。那些在你最困難時幫助過你的人,或許會在你發(fā)達后被遺忘。而某些小人會來接替他忙前忙后,表現(xiàn)得異常火熱和充滿愛心。
如果是你,會不會因此就怨氣沖天,覺得世道不公,人情冷漠,發(fā)誓從此以后再也不作好人了。因為好人沒好報!但是且慢,在《撒母耳記下》17章27節(jié),這位瑪吉再次出現(xiàn),而且是帶著食物去接濟因為押沙龍叛亂而正處于極大困境中的大衛(wèi)王。他再一次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
寫到這里,我再次被《圣經(jīng)》中的一些小人物所感動。當你為他鳴不平的時候,他自己或許只是淡淡一笑,然后繼續(xù)去做他的小人物。如果我們幫助了別人就一定要得到某種回報,那么這不是真正的善,而是一種投資罷了。何必為小人們心懷不平,上帝自然會為他們預(yù)備適合的歸宿。我寧可選擇做一個被遺忘的小人物!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