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仙子》 張先
我們總需要一場奔赴火海的經歷后,在停下之后,回望時間和世間,才會有些明白與頓悟。
有些結束并不是在事情發生后的當時,什么時候結束完全由著內心,待回望之時,宛若大夢初醒,才發現客觀的結局早已注定,只是歲月不寬宏,內心難釋懷。
初入涼秋,中元忽至,不能說沒有一絲注意,只是早知將至的日子,心卻不忍顧。想來也有一稔沒有寫下過什么,總覺現今所寫較之以往也有了些許變化。你明知這樣的變化除卻內心,亦有文法不同。對比幾番,也難言其緣由,更無從明辨其中好壞,最后也沒由的歸結于時間。
也許正如晏幾道所謂的“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不過與你而言那些斷腸多處并未有諸多變化,你總是認為人的情感,到了哪里都一樣,那些你曾經覺得難言的情緒也只會消失,不會遺忘。
翻看舊時的文字,舊時的物件,都是一種向內心的奔走。無關風月的變化,留下的總還值得紀念,不在的卻也未必就會釋懷。走過那段小巷,那間學校,并不是因為陰天和無人而感到凄涼,只是你知道那些你所存在的時間,已然回不去。無論現在怎樣,在你眼里總還有個屬于那個時間的世間。
有時筆下的文字比生活更真,生活比創作更假。你的文字并不只是你的期許,亦是向往和無限獲得幸福的路徑。正是因為非寧,不靜,才生出那么多困擾和難過。你把所的接觸稱為感覺,感覺了太多的情感和人事,卻更不能寧靜,保有的一份孤獨和澄明繼而漸漸消失,拼命在書中,在別人的文字和故事中找尋其中因由。
現有的心境也稱的上澄明,至少內心總還是歡喜的。但那些情緒和心境也是該與日月輪換,季節更替,地域不同相和諧。若無變化,那這份澄明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在變與不變之間,有些情感早已死亡,存在的只是情緒的沖動。
現在的你越來越不會為沒有結果的世情,像年少時那般,奮不顧身的傾注情感,當你曾經看重的變淡了,也只會說一句順其自然。其實內心是否真的自然,也不必明說,每個人都有決斷。也許你越來越嗜酒,卻發現內心卻越明晰,那些感動也并非是情緒的沖動。
只是你的內心并非需要那么寧靜,沒有那么矯揉造作的傷春悲秋,剝離浮華后總還是有一些情感所在,譬如相思和愛。你從不言說,但卻是最真實存在和影響你的情感。害怕太濃烈的情感,因為破碎后,總免不了傷到內心,免不了聲嘶力竭。所以你從不說愛,不說想念。
但對于情感總該有個去處,無論你如何隱藏。不必因為畏懼而故作寧靜,非寧是心鏡的原始體現,我們不寧靜,是因為我們不完整。并非完整才好,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完整,這樣的支離破碎,才有了更進一步的幸福。
我點一片微光,泛濫了情緒,寫首小調名字叫非寧。
非寧
笙歌易散,酒更添愁,好夢最難留。
尋思舊時到心頭,空訴難離。
夜深言安寧,星月難眠,是夢是幻是輕柔。
未成新句還自愁,緣是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