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衣
圖/網絡
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 ? ? ? ? ? ? ? ? ? ? ? ? ? ? ? ? ? ——尼采
01
有經驗的人說豆瓣評分七點幾的電影最有看頭 ,太低品質沒有保證,太高容易太專業而看不懂。
電影《喊.山》的豆瓣評分7.7分,就印證了這個說法還是挺靠譜的。
《喊.山》是由楊子執導的一部愛情片,標簽是小眾、年代、文藝,改編自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葛水平的同名小說。
該片講述了女主人公紅霞在失語狀態下與男主人公韓沖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02
八十年代初,晉西北的岸山坪。
三十歲的韓沖一直未娶,卻與溝對面的小寡婦琴花相好多年,這已經是村里人盡皆知的秘密。
韓沖心地善良,看跛著腳的臘宏帶著啞吧女人和一雙兒女流落到他家的驢棚,就允許臘宏一家住下來。
生活本不容易,臘宏生性殘暴又好吃懶做,啞巴女人在破舊的屋檐下勉強操持艱難度日,還要經常挨打受罵。
臘宏對女兒阿大還算不錯,但小女孩阿大也可憐到連一個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啞女干活時她就坐在院子里哄著小弟弟。
因為住得近,韓沖經常很尷尬地撞見鄰居一家雞飛狗跳,看也不是,管也不是。
想不到的是沒幾天,臘宏誤踩了韓沖炸獾子的套子,炸斷了一條腿,不治身亡。
出了人命關天的大事,封閉的山村開了鍋一樣。
啞巴女人竟然不哭不鬧,只是表情有些怪異,平靜的不可思議。
乃至臘宏下葬時,她的嘴角上還泛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村里人都以為啞女經不住打擊而精神不正常了。
村干部和有威望的長者商議解決問題,私了是最佳選擇。一是這樣不能給村里抹黑,二是出于對韓沖的保護,不能讓他去坐牢。
商議中竟然發現啞女不聾,還會寫一手好字,字如其人清秀端莊,引得村民吃驚不已,原來啞女也有名字叫紅霞。
但是這個賠償卻進行不下去,因為無論怎么協調紅霞就是不要錢。
紅霞堅定的在紙上寫著不要賠償,最后只好折中。 韓沖先負責一家三口吃穿用度,不得有怨言,直到紅霞明確賠償金額為止。
韓沖不得已接受了這個條件,承擔他本該承擔的一切,自己造的孽,怎么著都要償還。
他又生怕這是個燙手山芋,甩也甩不掉了。他還惦記著對面溝的小寡婦琴花。
03
但韓沖心地善良,他還是盡最大努力去照顧母女三人。
送糧,劈柴,修理壞的門窗,甚至于給阿大的弟弟做小床和撥浪鼓,找村小老師給阿大起名字,送阿大上學……
韓沖盡著自己的本分,他是在還賬。
這邊的紅霞卻沒有把韓沖當成仇人看待。
她記得他們初到山上韓沖送來的粉漿餅子;她記得他們的落腳點是韓沖家的驢棚;她感受到從未體驗過的尊重;她也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
這些,于韓沖是義務,于紅霞卻是另一種情愫。她留給她干活的韓沖吃飯,自己就默默地的看著韓沖。
漸漸的韓沖也意識到自己對待紅霞的想法已然發生了改變,不僅僅是出于贖罪的心理,已經不知不覺的變成了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
他心疼紅霞,想保護照顧紅霞一輩子,哪怕沒有那個合同。
紅霞對韓沖更是信任有加,甚至明示自己不要韓沖的賠償,只要照顧她們母女一日三餐即可,韓沖成了她們一家堅實的依靠。
就這樣兩顆心自然而然地靠攏了。
04
原以為生活就會如此下去,簡單而不失美好。
然而關于死去臘宏的一切漸漸浮出水面,警察四處尋訪一個與臘宏相似的殺人逃犯,但是臘宏死于非命的真相一直被隱藏著。
小寡婦琴花也想和韓沖重修舊好,韓沖早已看清了琴花的真實面目,他認準的只有紅霞。
琴花為達目的,告發了臘宏之事。
面對即將到來的調查,一場新的選擇在所難免。
韓沖要去自首,以換取紅霞和孩子在村里的生存。
他做好了自首前的一切準備,給紅霞送充足的米菜,拜托父親照顧母女三人,卻被村民以影響村子名聲為由攔在村內;
紅霞一心想在村子安靜地生活下去,無欲無求,卻要被一群不辨是非的女人們趕到村外。
拉扯間紅霞與韓沖更是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他們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韓沖原本是一個誤入歧途的年輕人,他努力追逐寡婦琴花多年而未果,成為村里人的口實,落下一個笑柄。
而那一刻,韓沖為了保護紅霞甚至不惜與全村人為敵,劍拔弩張的樣子令人動容,只有真愛才能如此吧。
韓沖明白自己的心,更愿意為了心中的愛擔起責任二字。
最終韓沖的爹報了警,大義的父親為韓沖的擔當也暗中相助。
結果公安人員挖墳掘墓,驗證了臘宏的身份。
就在大家以為一切大局已定之時,紅霞卻拿著紙片自首了,劇情急轉直下,人讓始料不及。
原來紅霞得知韓沖炸獾子的雷管有一個還沒引爆,旁邊山楂樹上還有果子,就設計利用阿大,讓臘宏去摘果子,結果正中下懷,臘宏死于非命。
紅霞甚至還添油加醋編了一些細節,為的就是把韓沖摘的一干二凈,這一切都是她蓄謀已久的。
最終警察帶走了紅霞,走前她把孩子托付給了韓沖的父親,韓沖也被放開。
紅霞在車里回望著,沒看到韓沖,那種生死兩茫茫的隔離讓她失望不已,放下不舍,不再回頭。
韓沖發瘋似的追趕著車子,喉嚨里發出嘶啞的呼喚,只是車子漸行漸遠,只有空蕩蕩的群山。
05
紅霞為什么想要結果臘宏的性命呢?
紅霞在玉米地里,在看戲時,精神恍惚間,夢魘一般的記憶隱隱約約的被勾了起來。
紅霞原本是大家閨秀,家庭條件優渥,熟讀詩書,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十幾歲時,父母出差去了,她和奶奶逛燈會,不慎和奶奶走散,被人販子拐賣。
一個比她大二十歲面容兇狠的男人——臘宏把她買去做老婆。單純的紅霞無意得知男人有命案在身,臘宏怕她泄密,殘忍地拔去紅霞兩顆牙以示警告,并且恐嚇紅霞從此不許說話。
可憐的紅霞從此閉嘴,漸漸的失語了。
臘宏背負命案,四處躲藏,紅霞無力反抗只得一路跟隨,和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時不時還要忍受臘宏對自己的暴力。
臘宏故意說紅霞得上了羊癲瘋,就更沒有村民和這個啞女接觸了。
只有這樣,臘宏才能不在村民的視線范圍之內,因為他禁不起村民的注視。
06
臘宏死后,紅霞燒掉了他曾經用過的一切。
她洗澡后,換上被拐賣時穿的花花紅衣,找出來多年不用的鏡子,想看看曾經的自己,只是鏡子已經無法照人了。
噩夢不再,她試圖尋找一條連接過往的路。
村里有古時候傳下來的喊山習慣。
喊山,一來嚇唬山中野獸,二來給靜夜里游門的人壯膽氣。
現在的山上獸已經很少了,他們喊山是在嚇唬獾,防備獾乘了夜色的掩護偷吃玉茭。
一天夜里,紅霞聽到此起彼伏的喊山聲,她深受感染卻她無法發聲,她找來一只鐵棒子敲擊著一個搪瓷盆,興奮的走上山梁,投入無邊的夜色中。
這一幕讓我不禁淚水漣漣。想“喊”而不能,紅霞是多么渴望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啊!
多年恐嚇下她的話語權被活生生地被剝奪了,生活給她的只有疼痛和絕望。
她如此渴望吶喊,渴望心中的情感苦痛都有迸發的通道。
喊一個天地浩大的無奈,喊一個生而為人的悲哀。
而山是現實世界,是藩籬,更是啞女紅霞周身有形或無形的屏障,阻擋著她回歸自我和本性。
07
這雖然是一部年代片,雜糅了愛情、倫理、拐賣、鄉村種種元素到一起,但是代入感很強,帶給我們的思考很多很多。
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與美好,看到了愛情的純凈與堅定,看到生活的陽光與陰霾,也看到了村民的愚昧與無知。
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落差,黑暗與陽光也從來不曾遠離。
婦女被拐賣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多少年了,那些拐賣的數字依然觸目驚心,那些不幸的遭遇一再上演。
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們警示與反思,也帶來了感動與感化。
影片中有些細節不盡如人意,如年代感有些錯亂等等,但終歸是瑕不掩瑜。
女主角朗月婷,鋼琴家出身,不落俗套的表演讓啞女不說一句話就呈現了一切;
男主角王紫逸,把韓沖的痞性與善良勇敢表現得淋漓盡致;
韓沖的父親還有臘宏的角色戲份不多都一樣出彩。
不僅人物刻畫充滿了張力,配樂與情節也是相得益彰,還有太行山脈的無限風光,我們還苛求什么呢?
有人說電影是門遺憾的藝術,如果有的話,那么這種遺憾也是一種鞭策。
我喜歡《喊.山》的結尾,充滿了想象的意味,也許正是我們內心所期望的樣子:
紅霞站在山梁上,舉起了搪瓷臉盆,拿起了鐵棍,張開了嘴,再一次發出了無聲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