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傍晚,我準備煮飯的時候,收到婆婆發來一條微信鏈接:《煮飯加此物,孩子變聰明》,我基本不會打開此類鏈接,就問婆婆:加了啥?
婆婆秒回:核桃油。
我:好的。
核桃油我家常用的,拌菜拌面很香,加在米里應該也香,孩子聰不聰明的反正已經晚了。
等我們吃完晚飯,我又收到婆婆的微信:你煮了沒有?
我說煮了,婆婆回:很好,文章里面寫的那家人每天煮飯加核桃油,老大上了北大,老二是智障,老三成了啃老族。
我問婆婆:煮稀飯表面浮起來泡沫是啥成分?
婆婆:是貝塔淀粉酶。
我繼續問:剩菜里面有什么?
婆婆:亞硝酸鹽。
我放心了,婆婆頭腦很清醒,但是她為什么給我出一個謎?核桃油煮飯到底是吃成名校生還是智障還是啃老族?或者是油沒有攪拌均勻,都讓老大一個人吃了?
可以確定的是,寫這種文章的人肯定是智障,但是我婆婆可聰明了,是科學院的化學家呀!據我觀察,現在的老年人都超級好奇和好學,而且按照他們過往幾十年的認知,凡是公開發布的信息都是值得信賴的。不管你以前做多么偉大的工作,退休之后就自動降格為小朋友,以適應智障的網絡,宛如新生。
我只好回一個:核桃油煮飯有點香。
婆婆:就是,香得很,娃娃吃得飽,身體才好,身體好最重要。
我恍然大悟,原來核桃油煮飯是為了身體好。
2
我的父親活得有危機感,從他給我轉發的消息可以看出來:
《果然出事了,……》
《雞蛋出大事了》
《緊急通知……太可怕了》
《悲痛!慘劇,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再不看真的晚了》
《藿香正氣水涂在腳上太厲害了》
《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傳來,事關你我》
《馬上停止吃這四種肉》
《今天公開這個視頻,為了家人趕緊看吧!》
《步行與死亡率》
《資本壟斷對社會的嚴重性》
《家里的冰箱的請注意!這個東西要命!速看!》——這個作者光忙著打感嘆號了,標題都沒寫通順。
每次收到信息,我就仿佛看到父親得意地笑:你看看你看看,這么嚴重的事情我都知道,天下大事盡在我手,我是不是很厲害!
緊張之余,父親也給我些許安慰,表示生活還有救:
《天天吃這東西,一輩子不得癌,現已大量上市!!》——天天吃的難道不是米飯嗎?我手賤點開,該視頻因違規已刪除。
《又一個世界打震動,又一個中國大喜事》——作者激動得語無倫次了。
《剛剛,最強飛天金剛公開亮相》
《送你一段搞笑視頻》——安慰升級。
3
我的母親原先脾氣火爆,步入老年之后開始修身養性,各種口味的雞湯隔幾天來一碗,每次都能讓我大徹大悟,一秒鐘成佛,可惜療效太短,下一秒我就墜落凡塵繼續受苦。
4
“血樹不僅嗜血,而且對紅色尤其敏感,你要是穿紅衣服站在它旁邊,它會激動得渾身顫抖,抖得葉片飄落,秋天尤其壯觀。我不小心用紅盆子栽了吸血樹,它的根就劈腿了,朝著它心愛的紅色飛奔,即使我每天給它澆灌肉血水,依然不能阻止它前進的方向。大自然真的是怪咖制造專家。”
以上消息是我寫的,有圖為證,發在朋友圈立即引起轟動,對這神奇的物種信以為真,沒有一個人質疑,還有人轉發,嚇得我趕緊辟謠。
5
我最佩服我的舅舅,他從不轉發任何消息,但他說過很多名言,比如評價《再別康橋》:“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了……然后又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什么都沒拿?一樣土特產都沒帶?”
我印象最深一次,是他在我媽去跳廣場舞的時候說:“去垂死掙扎了。”從此以后,我媽去跳廣場舞之前就說:“我去垂死掙扎了哈。”家人回一句:“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