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需要能力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有些人懂得感恩,知道你處處都是為他著想,所以你的關心和啰嗦他都會欣然接受。有些人,先天缺少關愛別人的能力,活著全為了自己,把人們的關愛和呵護當驢肝肺,以自己的私心衡量別人的好意,關心多了,反生猜忌,認為其有所圖,別有用心,多么令人傷心的曲解。

人際交關系學是非常深奧和重要的一門學科,你自己以為略知心理學,家庭倫理,朋友相處能夠應對,事實證明遠遠不夠,親朋好友相互間感情好,隨意些自然無所謂。有些人不理解,覺得我有我的生活,關你屁事啊!所以,需懂得任何關心,不同對象給予不同的關心方式,溫熱有度,否則,只會造成自食其果的局面。對于無我的人,比較容易感受到他人的關愛,幾句噓寒問暖就心滿意足,感激涕零。對于自我為中心的人,從來不知道親情友情的關愛是相互的,沒有真心付出,同樣得不到真心關懷,正應驗了哲學辯證法。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愛管閑事,親朋好友間不到一定的份上,沒有深厚的感情,沒有責任心驅使,誰愿意不厭其煩地說三道四,誰愿意說得罪人的話。每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不一樣,何必為他操心呢?

喜歡關心別人是一種心善的表現(xiàn),但是,過頭了會讓人覺得你的關心廉價。而且像個老媽子啰哩吧嗦的招人煩,天天看見你,習以為常,更有甚者,反而生厭。

還有一種人把你的關心當成了理所應當,如果有一天,你不聞不問了,他就會覺得你不把他當回事了,不再重視他了,如此薄情…,對你產(chǎn)生了誤解。要是需要用你了,繼續(xù)和好如初,繼續(xù)交往甚密,繼續(xù)生厭,循環(huán)往復…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就是因為這些人,讓你覺得心善的廉價。久而久之心善的人也不在心善,親朋好友的感情也就變得只有表面,走不進內(nèi)心!

我們很難改變身邊的人,只能改變自己,不斷學習生存能力,培養(yǎng)愛的能力,某些情況下,我們也許會發(fā)現(xiàn)對親近的人反而更難以無條件地去愛,因為親密的人之間往往有太多執(zhí)著。我們心里會有許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對方完全理解、欣賞、領受、符合我們的心意,不然便感覺失落、痛苦。束縛在這種心態(tài)當中,去愛就意味著準備去受傷害。越是關系親近的人越容易鬧別扭,比如父母與子女之間、愛人之間,都是真心實意地為對方好,可也常常因為這種滿帶著欲求的好而彼此受傷害。對親近的人,我們并不缺少愛,而是缺少寬容和放松。不妨提醒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令我們的人生有意義,但那些愛我們的人,讓你我的人生不僅有意義而且美好。僅為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對他們心懷感激。

為不相干的人或陌生人發(fā)愿是一個更大的挑戰(zhàn)。只是想象一下街口人頭攢動的景象,然后籠統(tǒng)地說一聲“愿他們快樂”,似乎不夠真誠。我們可以把祈愿落實到日常的與人相處中,讓每一個與我們接觸的人都感覺到我們的善意。也許那一整天他都很不順利,但我們的友善讓他的心頭松了一下。這就是很好的開始。接下來我們可以為遇到的人發(fā)愿,希望他的好心情能保持長久一些。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們護持著心中的善愿,其他人必定能感覺到它的溫暖,盡管他們也許會不承認或不表現(xiàn)出來。當我們向他人表達善意時,如果不期待對方也同樣做出善意的反應,我們就會更加輕松、投入。其實,內(nèi)心越來越寬闊、堅強、溫柔,這便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好回報,也是我們自己快樂的源泉。

愛是一種能力,需要不斷學習!



無戒21天訓練營第八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