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善修空無相無愿三昧,而慈悲不舍眾生;
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yǎng)佛;
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
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
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嗔癡煩惱焰;
雖知諸法如幻 如夢 如影 如響 如焰 如化 如水中月 如鏡中像 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yè)無量差別;
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凈妙行莊嚴佛土;
雖知諸佛法身 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
雖知諸佛音聲 性空寂滅 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 清凈音聲;
雖隨諸佛了知三世惟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 種種時 種種劫數(shù)而修諸行。
維摩經(jīng)云:
菩薩雖行于空 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
雖行無相 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雖行無作 而現(xiàn)受身,是菩薩行。
雖行無起 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古德問云:萬行統(tǒng)惟無念,今見善見惡 愿離愿成 疲役身心 豈當為道?
答:此離念而求無念 尚未得真無念,況念無念,而無閡乎?
又無念但是行之一,豈知一念頓圓,如上所引 佛旨煥然,何得空腹高心,以少為足。擬欲蛙嫌海量 螢掩日光乎!